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法学法学理论

法学法学理论

简答题 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处罚原则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线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请对“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刑法第 133 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
(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2 分)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4 分)
(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4 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 第一项,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
第二项,该伪造的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厂经理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 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 500 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 50 万元后即不 见踪影。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经将 50 万元定金挥霍一空。
    第三项,在审讯中甲还主动交待以下的犯罪事实:甲曾经说服在国有银行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 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 丙、丁。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 100 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巨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 。
分析上述案例,回到下列问题:
(1)甲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定罪的理由(8 分)
(2)对甲指控的第一项何第二项罪行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为什么?(4 分)
(3)对甲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何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3 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表见代理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白纸黑字,不容抵赖”。请运用合同法理论知识对其加以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30 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试运用 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孙长江于 2000 年 9 月 6 日立下一份公证遗嘱,其内容为:个人所有的房屋一套(价值 20 万元)有其妹妹孙长虹继 承;个人存款 20 万元中的 10 万元由其弟弟孙长河继承,另外 10 万元给其女友常珊珊。2001 年 12 月 8 日,孙长江又立自 书遗嘱一份,该变了原公证遗嘱的内容,指定将其房屋给常珊珊。2002 年 7 月 8 日,孙长江因车祸死亡。除已成年并独立 生活的妹妹孙长虹和弟弟孙长河外,孙长江没有其他继承人。孙长江的遗产包括个人所有的房屋一套,存款 20 万元,债券6 万元。另外,孙长江尚欠朋友王玉山借款 14 万元。
问:(1)孙长江所立的两份遗嘱中,哪一份是有效的?(4 分)
(2)对孙长江的遗产应当如何分割?理由是什么?(6 分)
(3)如果孙长江的遗产已被分割,对其所欠王玉山的债务应当如何清偿?根据是什么?(5 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自治的区别。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马某与赵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 年 7 月 8 日,两人在饭店喝酒,马某说起现在生意难做,不讲信义的人越来越多。 赵某随声附和。一向爱开玩笑的马某说:“老兄,凭咱们的关系,我就是给你张借条玩玩都放心。”马某随即写了“今借赵××人民币 6000 元”的字条,签署自己的姓名后放在桌上。不料,几日后,马某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方知赵某竟以该“借条”为据将他起诉到了法院,要求他偿还借款 6000 元。法院审理后认为,马某向赵某出具了借据,又没有证据证明自 己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故双方债权债务关系成立,支持赵某的诉讼请求。
请根据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某地进行乡人大代表选举,一选区应选举代表3名。在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本选区选民提名基础上,乡选举委员 会分别征询有关方面意见,最后确定正式侯选人 3 人。经过投票选举,获得参加投票选民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中,只有 1 人系原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另 2 人系选民自发投票选出的独立候选人。乡选举委员会认为,独立候选人非正式确定的候选人 ,因而不予确认其当选结果,决定进行第二轮投票另行选举。
试问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乡选举委员会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哪些规定?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制敕断罪,临时处分,不为 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若辄引,治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并适当结合我国现行宪法和古代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论述当代中国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 等原则。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请对“凡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律以共犯论处”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请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该条确认的犯罪构成。
(2)该条中“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含义是什么?
(3)该条中“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含义是什么?
(4)假如甲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法官却判处甲八年有期徒刑,作出这种判决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之后,甲找中学生丙(男,15岁),给丙5千元报酬,请丙将停在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复邻居。丙说没问题,十天以内解决。丙拿钱带上同学丁(男,15岁)一起吃喝、上网吧。丁问丙哪来许多钱,丙告以实情,并请丁帮忙,丁答应,并搞来一大瓶汽油放在丙家,准备点火用。
    此间,甲担心轿车离自己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家和邻居的房屋,就打电话告诉丙放弃烧车,并让丙将5千元钱退回。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偿还,听后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通知丁就在当晚行动。丁答应,约定当晚在烧车地点汇合。晚上,丙带上汽油瓶到烧车地点,丁因害怕未去。丙久等丁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在一边察看动静。丙见火越烧越大,十分害怕,急忙打电话报火警,并急叫附近四邻灭火。由于丙报警、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烤糊了邻近该轿车的几间房屋的门窗和屋檐,未造成其他后果。
    事后,甲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乙核定险损事故。乙明知甲虚报保险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20万元保险金。案发后,乙在审讯期间主动交待:在三个月前曾利用职务上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本公司骗领到5万元赔款,据为已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各构成何罪或何罪的共犯(只需指明甲、乙、丙分别就哪一事实成立何罪或何罪之共犯,不必说明理由)。
(2)丁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条件的法律特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抵押权的含义和法律特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人做事一人当。”请用民法中侵权行为法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分析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制度构成和制度价值)。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李勇系在校学生,16周岁时曾作为姚刚(成年人且精神正常)的委托代理人与某商场签订过一份买卖照相机的合同。
李勇17周岁零11个月时曾与陈瑞签订过一份买卖合同,内容是李勇用一万元购买陈瑞所有的一套音响,李勇的父母对此未作任何表示。问:
(1)李勇与姚刚之间的委托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李勇与商场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李勇与陈瑞签订合同一个月后,对该合同效力的确认权属于李勇还是其父母?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内国家监督的内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 2004 年宪法修正案关于经济制度修改的内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民法典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结合给定的材料,分析法律作用的分类以及不同作用之间的关系。
材料 1:
《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 墨也。”
材料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私有制社会中政府的职能时曾指出:“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个方面:既包括执
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
材料 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 种社会职能时才能维持下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宪法学有关理论和我国宪法的具体规范回答问题。 某区政府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教育局副局长,报名参选的刘xx脱颖而出,笔试、面试总成绩获第一名,组织部门的考察也认 为“该同志具备了一个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要求。”然而,由于刘xx在报考时不是科级领导,经“区政府反复研究,最终不 得不取消了刘xx同志区教育局副局长的任职资格。”
问题:
(1)刘xx的那些宪法权利受到了侵犯?宪法依据何在?
(2)刘xx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请运用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史料。
〈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 于法。踵而行之,至未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武夫、宦竖之后,良可叹也。”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联系我国实际,试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论述权利保障的法治原则及其意义。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撤销缓刑的事由及法律后果。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犯的区别。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请对“只要构成数罪,就必须实行数罪并罚”的说法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刑法第 239 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试说明:
(1) 本条规定中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的含义应如何理解?
(2) 本条规定中的“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的含义应如何理解?
(3)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劫持他人并强迫被劫持人当场交付财物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为什么?
(4)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抢劫婴儿的行为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甲(女,1984 年 7 月 20 日生)因其同居男友乙已另有新欢丙而生恨意。2004 年 6 月 7 日,甲得知当晚丙一人独居 于郊外的出租屋,遂叫来好友丁(男,1986 年 12 月 13 日生),要其晚上去强奸丙,并给了 500 元“报酬”给丁,丁同意。
    晚 9 点,甲领着丁来到丙住处附近,指认了出租屋,并给了丁一把其从男友处偷来的钥匙。晚 10 点左右,丁找到出租屋, 因房门未锁而顺利进入房间,正欲强奸时,遭到被害人极力反抗。黑暗中丁用力反复将被害人头部向墙体撞去,见被害人不 再反抗于是拉开电灯。丁准备强奸时发现被害人已没有了气息,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 复规劝,并硬拉着丁到公安机关交待了罪行。案发后查明:1、甲已有三个月身孕;2、甲于 2003 年 1 月 4 日因盗窃罪被判 处有期徒刑 6 个月,缓刑 1 年,并处罚金 500 元;3、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当晚因加班末归;4、 戊因丁的暴力而死亡。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丁的犯罪行为构成何罪?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并简要说明理由。
(2)甲、丁原想强奸丙,实际上加害了丙的同室女友戊。这对甲、丁的定罪量刑有无影响?为什么?
(3)对甲能否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为什么?
(4)甲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5)指出丁具备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罚原则。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请运用代理的理论知识对其加以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93 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 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法条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在某市商业街开发了一幢商品楼,售价 4000 元/m 。某甲选中了其中一套三 居室,双方签定了购房合同并于 2004 年 2 月 1 日办理了付款交房的手续,并且约定一年之内办理所有权证书。
    某甲因公需要出国一年,为了方便房屋的维护,某甲在 2004 年 2 月 18 日将房屋钥匙交给 A 公司下属的物业处保管。3 月份以后,该市的楼价大幅上涨,商品房供不应求。3 月 5 日,A 公司售楼人员某乙从物业处取走了某甲房屋钥匙,打开房 门让购房者求.3 月 5 日,A 公司售楼人员某乙从物业处取走了某甲房屋钥匙,打开房门让购房者参观选购.该房屋被某丙看中, 某乙以 A 公司名义与某丙签订了购房合同,双方于 3 月 30 日办理了交房付款手续,并于次日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某甲于 2005 年 5 月回国后发现本属于自己的房屋已被他人居住,十分气愤,手持购房合同要求某丙腾退房屋,遭到某丙拒 绝.某甲找到 A 公司交涉,A 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房二卖”的确是自己的工作人员所为,向某甲道歉并表示愿意按照合同约定 返还某甲的全部购房款及利息,但拒绝某甲要求返还房屋的请求。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
(1)A 公司与某甲的购房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A 公司与某丙的购房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该房屋的所有权应当归谁?为什么?
(4)A 公司应对某甲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评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 年 11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 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 主管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
(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
(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
(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某市政府为了整顿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混乱状况,在多方的建议下,欲出台关于限行摩托车的规定。公民甲某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出台这样的规定不合理、不合法。于是联合了近百人到市政府门前游行示威,要求市政府不要做限行摩 托车的规定。
请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分析:
(1)某市政府是否有权出台限行摩托车的规定?为什么
(2)公民甲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公民甲某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