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一气

繁体一氣词性副词
  • 拼音yī qì
  • 注音一 ㄑ一ˋ

词语解释

❶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来自:(汉语词典)

at one go; without a break;

❷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2cha.net/cidian/

他们通同一气。

collude; work hand in glove; 来自汉语词典

❸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a spell; a fit;

引证解释

❶ 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

《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王者受图,咸资世德,犹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气之生两仪。”
明 王廷相 《答何粹夫》二:“天地未判之前只有一气而已,一气之中即有阴阳。”
清 姚鼐 《于子颖扬州使院见禹卿》诗:“阴阳有开闔,一气无迁代。”

❷ 指空气。

晋 方庆 《风过箫赋》:“风之过兮,一气之作。” 来自(汉语词典)

❸ 指呼吸一次。(2CHa.nET)

《晋书·许迈传》:“常服气,一气千餘息。”

❹ 指奏乐首须以气动之。

《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杜预 注:“须气以动。”
陆德明 释文:“一气, 杜 解以为人气也。 服 云,歌气也。”
孔颖达 疏:“人作诸乐,皆须气以动,则与 服 不异。”

❺ 指一个节气。来自:(汉语词典)

汉 张衡 《浑仪》:“各分赤道黄道为二十四气,一气相去十五度十六分之七,每一气者,黄道进退一度焉。”
唐 韩愈 《苦寒》诗:“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

❻ 声气相通;一伙。

汉 王充 《论衡·变虚》:“人君有善行﹝善言﹞,善行动於心,善言出於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
唐 崔国辅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诗:“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
《红楼梦》第六五回:“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好事。”
鲁迅 《呐喊·故乡》:“我想,我竟与 闰土 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

❼ 一口气;接连不断。

《宣和遗事》前集:“有僧人带来行童见师囚了,一气走至 汴河 岸上。”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 即取大巵过手,一气吃了三巡。”
老舍 《骆驼祥子》四:“这个恶梦使他老了许多,好象他忽然的一气增多了好几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一气接到的这十来封信几乎全是 余永泽 一个人写来的。” 来自:(汉语词典)

❽ 犹一片。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唐 白居易 《春游二林寺》诗:“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嵐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来自(汉语词典)

❾ 一阵。

毛泽东 《驳“舆论一律”》:“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
老舍 《茶馆》第三幕:“带点香水,好好喷一气,这里臭哄哄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干一气活,吸一阵水烟。”

国语辞典

❶ 太一混然之气。

《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史臣曰》:「王者受图,咸资世德,犹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气之生两仪。」 来自:(汉语词典)

❷ 一口气、不间断。。也作「一气子@@@一气儿」。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
《红楼梦·第五四回》:「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

如:「一气呵成」

❸ 声气相通。也作「一气儿」。(//2CHA.neT/CiDIaN/)

《红楼梦·第二一回》:「黛玉道:『我不依,你们是一气的。』」

❹ 一阵。。也作「一气子」。

《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吃了早饭,摇个串铃上街去了,大街小巷乱走一气。」

如:「骂了一气」、「打了一气」

❺ 生气。2chA.neT提供

如:「他一气之下将桌上的东西都弄乱了。」

近音词 / 同音词

相关组词

网络解释

1.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 2.指空气。 3.指呼吸一次。 4.指奏乐首须以气动之。 5.指一个节气。 6.声气相通;一伙。 7.一口气;接连不断。 8.犹一片。 9.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