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单选题】

界址调查时,属于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应(    )确定该宗地界址。
  • A.按用地单位申请

  • B.扣除代征地后

  • C.包括代征地在内

  • D.按调查人员调查结果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核实无误,在意见框填写合格的审核意见,否则(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5,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应按(    )调查并标注地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    ),为变更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综合分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    )等通知方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街坊划分后,应填街坊号,其编制应考虑(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应控制在图上(    )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用地有六个界址点,其坐标依次为:J1(0,1),J2(1,1),J3(2,2),J4(2,4),J5(1,4),J6(0,2),则该项目的用地的总面积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并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β,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    )距离,得P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测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
点号    检测距离(m)    原勘丈距离(m)    较差(cm)
J1    J2    30.951    30.961    -1.0
J2    J3    52.239    52.252    -1.3
J3    J4    77.950    77.935    +1.5
J4    J5    30.955    30.949    +0.6
J5    J1    77.948    77.939    +0.9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数字测图系统的图形编辑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图形要素的增减、修改、(    )、复制、缩放、打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    )时,应加设界址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界址调查时,属于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应(    )确定该宗地界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界址点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的各个要素中, 最重要的要素是 (    )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