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多选题】

数字测图系统的图形编辑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图形要素的增减、修改、(    )、复制、缩放、打印。
  • A.旋转

  • B.平移

  • C.图层及颜色管理

  • D.属性查询

  • E.缓冲区分析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测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
点号    检测距离(m)    原勘丈距离(m)    较差(cm)
J1    J2    30.951    30.961    -1.0
J2    J3    52.239    52.252    -1.3
J3    J4    77.950    77.935    +1.5
J4    J5    30.955    30.949    +0.6
J5    J1    77.948    77.939    +0.9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应按(    )调查并标注地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    )时,应加设界址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内。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一宗地只属于一个土地权利人时,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    )等通知方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采用距离交会法放样时,两个已知点坐标分别为:A(8,15),B(6,35),待放样点坐标为:P(28,25),采用该方法的放样数据是(    )(SA是A点到P点的距离,SB是B点到P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    )放样数据。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包括(    )等内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为检测地籍图图面精度,利用实地丈量一组相临界址点的距离,并与相应的图解距离比较,实测距离与图解距离图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    )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不含(    ) 阶段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变更权属调查的步骤包括(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并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β,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    )距离,得P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在(    )上应设置界址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    )出席指界。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