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内。
  • A.±5cm

  • B.±10cm

  • C.±15cm

  • D.±20cm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    )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为检测1:500图面精度,在实地丈量一组界址点间距与相应的界址点图精度相比较,其检测较整依次为:0.19m,0.17m,0.25m,0.3m,0.18m,本次检测界址点间距图上中误差的绝对值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变更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RTK技术,又称为(    )定位技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1),J2(3,4),界址边长J2J3=12m,J3J1=13m。宗地面积为(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    )等通知方式。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宗地图是描述(    )的图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采用距离交会法放样时,两个已知点坐标分别为:A(8,15),B(6,35),待放样点坐标为:P(28,25),采用该方法的放样数据是(    )(SA是A点到P点的距离,SB是B点到P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不包括(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体系中,(    )用地属于交通运输用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开展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评价工作中,当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不能覆盖整个评价区域时,应利用(    )作为补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7年的造林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    )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土地征用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法计算宗地面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核实无误,在意见框填写合格的审核意见,否则(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