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内。
  • A.±5cm

  • B.±10cm

  • C.±15cm

  • D.±20cm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综合分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界址点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    )等通知方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不包括(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o=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界址点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应控制在图上(    )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界址调查时,属于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应(    )确定该宗地界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5,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测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
点号    检测距离(m)    原勘丈距离(m)    较差(cm)
J1    J2    30.951    30.961    -1.0
J2    J3    52.239    52.252    -1.3
J3    J4    77.950    77.935    +1.5
J4    J5    30.955    30.949    +0.6
J5    J1    77.948    77.939    +0.9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为检测地籍图图面精度,利用实地丈量一组相临界址点的距离,并与相应的图解距离比较,实测距离与图解距离图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    ),为变更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6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量,则A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界址调查是指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对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具体是指(    ),双方指界人签字盖章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RTK技术,又称为(    )定位技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    )宗地草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