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多选题】

宗地图是描述(    )的图件。
  • A.宗地位置

  • B.界址点线

  • C.测量坐标

  • D.相邻宗地关系

  • E.宗地地价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1),J2(3,4),界址边长J2J3=12m,J3J1=13m。宗地面积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应控制在(    )内。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    ),为变更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两大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用途变更是指土地使用者在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有关规定,重新签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    )后,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综合分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    )的检查验收制度。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数字测图系统的图形编辑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图形要素的增减、修改、(    )、复制、缩放、打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    )出席指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5,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为保证地籍图的现势性,当一幅图内的宗地变更面积(    )时,应对该幅图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    )放样数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核实无误,在意见框填写合格的审核意见,否则(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不含(    ) 阶段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在(    )上应设置界址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并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β,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    )距离,得P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块地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注记为“旱地”,农业结构调整中改种桑树,但耕作层未被破坏,在土地勘测定界地类调查时,该地块地类应确定注记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地类调查时,应核实实地地类与(    )上标注地类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应在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几面积测量算表中注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