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    )时,应加设界址桩。
  • A.100m

  • B.150m

  • C.200m

  • D.250m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o=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界址点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宗地是被(    )封闭的地块。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包括(    )等内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由于宗地合并的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    )字样的印章。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界址调查是指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对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具体是指(    ),双方指界人签字盖章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    )时,应加设界址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界址点成果表包括(    )等内容,如果外业测量高程,还应包括界址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    )普通调查。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宗地图是描述(    )的图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    )放样数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测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
点号    检测距离(m)    原勘丈距离(m)    较差(cm)
J1    J2    30.951    30.961    -1.0
J2    J3    52.239    52.252    -1.3
J3    J4    77.950    77.935    +1.5
J4    J5    30.955    30.949    +0.6
J5    J1    77.948    77.939    +0.9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    )变更前地籍测量精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6—1号宗地与15号宗地及32号宗地合并,则合并后的宗地号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新增界址点坐标为:P(4000.00,4732.00),临近控制点坐标为:A(3000.00,3000.00),原界址点坐标为:B(6000.00,4732.00),用极坐标法放样时,AP与AB的夹角β和AP的长度S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权利人拥有建筑面积为146m2一块宗地,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32m2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3247m2,该权利人应分摊的基底面积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    )宗地草图。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