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法学法学理论

法学法学理论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肓人犯罪(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甲在一胡同口抢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 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盖的行 ,构成(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王某花 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10000 元的价格卖人他人。王某的行为构 成(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 20 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 5000 元)拿走。张某 的行为构成(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包含了以下(    )内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李某(22 岁)伙同其弟(15 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适用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有:(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国家工作人员是指(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减刑的对象包括(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脱逃罪的主体不能包括(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可以判处死刑的盗窃罪是指(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有(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    )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可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减为 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人员中,不适用假释的有(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甲犯诈骗罪,因法定刑为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我国刑法分则共有(    )犯罪,其中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又有(    )犯罪。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 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甲欲杀乙而向乙开枪射击,子弹从乙的衣袖穿过,恰巧击中了与乙同行的丙,致丙重伤。丙在医疗过程中由于伤口 感染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因(    )被判过刑,又犯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伪证罪的主体的是(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刑法》第 239 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查看答案
简答题 2000 年 7 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张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 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 200 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 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离 200 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 死亡,王某逃走。张某向西逃离 100 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1)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被告人李某、男、37 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 年 11 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 奖券 30 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 5 万元,二等奖奖金为 3 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 求开奖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
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 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 年 11 月,中奖号码公布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 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是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 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本单位有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 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保证合同应当由保证人与债务人以书面形式订立。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违约方可以在违约金和定金之间进行选择。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以股票出质的,质押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时生效。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表见代理本质上是无权代理。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