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被告人李某、男、37 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 年 11 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 奖券 30 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 5 万元,二等奖奖金为 3 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 求开奖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
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 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 年 11 月,中奖号码公布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 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是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 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本单位有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 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李某构成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 公共财物的行为。本案中李某是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非法占有其单位所有的公共财物,数额较大 , 达到 3 万元,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贪污罪。
(二)李某属于贪污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 而没有完成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本案中李某侵占了单位的奖券,必须到银行兑奖后其犯罪行为才会完成。在犯罪的过程中 , 李某自动的放弃犯罪,并将奖券返还给单位,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故属于贪污中止。
(三)李某有自首情节。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归案并如实交待自己犯罪行为的行为。本案中李某在犯贪污罪之 后,主动的向有关其单位领导投案,并且如实交待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
(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中止的,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犯罪分子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所以,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没有造成损害,并且属于犯罪较轻的情形,所以对于李某应当免除处罚。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某甲在一胡同口抢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 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伪证罪的主体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可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我国,一般而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采(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财产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王某花 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10000 元的价格卖人他人。王某的行为构 成(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以股票出质的,质押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时生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不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通常以(    )为公示方法。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因(    )被判过刑,又犯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适用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有:(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殴打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家属 2 万元。乙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 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 20 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 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