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法学法学理论

法学法学理论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肓人犯罪(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甲在一胡同口抢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 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盖的行 ,构成(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王某花 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10000 元的价格卖人他人。王某的行为构 成(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 20 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 5000 元)拿走。张某 的行为构成(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述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刑法》第 239 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查看答案
简答题 2000 年 7 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张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 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 200 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 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离 200 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 死亡,王某逃走。张某向西逃离 100 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1)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被告人李某、男、37 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 年 11 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 奖券 30 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 5 万元,二等奖奖金为 3 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 求开奖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
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 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 年 11 月,中奖号码公布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 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是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 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本单位有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 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保证合同应当由保证人与债务人以书面形式订立。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违约方可以在违约金和定金之间进行选择。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以股票出质的,质押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时生效。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表见代理本质上是无权代理。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丧偶儿媳对公婆或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相邻关系是相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基于合同的约定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留置权和质权的共性是,二者均为法定的担保物权。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个体工商户对外所欠的债务,由其家庭财产或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殴打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家属 2 万元。乙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 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我国,一般而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采(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    )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    )存在的期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不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通常以(    )为公示方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可以(    )要约,以阻止要约发生法律效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有困难的,债务人可以(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行纪合同与居间合同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所有权是完全物权--非定限物权,意味着所有权人可以任意地对标的物行使其支配权。”试用民法学的知识和 理论对所说法加以辨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62 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张山在回家的路上,拾得一只名贵宠物狗,张山将该狗带回家精心照料,同时登报寻找失主。某日,张山牵着该狗 外出散步,遇见领着 10 岁的女儿玩耍的李文田。于是,两人聊起天来,未顾及小孩,结果李文田的女儿被该狗咬伤,花去 医疗费人民币 500 元,并在脸上留下疤痕。李文田要求张山承担其女儿的 500 元医疗费,并要求赔偿其女儿被狗咬伤脸上留 下疤痕的精神损害。此时,狗的主人刘卓从报上得知狗的下落,找到张山认领。李文田也向刘卓提出上述赔偿请求。张、刘 二人均以李文田自己未照看好女儿为由,拒绝李文田的请求。
问:(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
(2)该案纠纷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公法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法系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原始社会的习惯就是习惯法。 查看答案
判断题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侵犯人权的法是恶法。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司法人员首要的伦理规范是忠诚于法律,只服从法律。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调解书、逮捕证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