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在认知失调理论的经典实验中,Festinger (1959)和他的同事让4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指示这些被试对其他人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劝其参加。将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20人每人给1美元的报酬(低报酬组),另一组每人给20美元的报酬(高报酬组)。之后,让每个学生评定实验的有趣程度(高分表示认为实验比较有趣)。下面是一组虚构的数据:低报酬组 高报酬组 3 3 4 6 1 2 5 2 5 5 5 7 3 5 4 5 8 5 4 8 2 3 4 4 2 6 4 4 1 2 3 3 6 7 5 5 5 1 1 3 认知失调理论预测低报酬组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因为这样比较容易让他们认知协调。那些得到足够报酬的被试则不需要改变态度,因此其观点更容易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上数据有没有支持这个预测?(用α= .01 的显著性水平)答:
(1)语义网络模型是一个语义记忆储存的网络模型。科林斯和奎利恩(Collins and Quillian,1969)提出此模型。
(2)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他们把上下级及同级水平的概念按层次组织成一个网络,网络中有节点、线段及连线。节点代表概念(命题或组块),每个节点上的小线段表示该概念的有关特征或属性,从节点向上的连线表示与上一级概念的联系及归属,如“金丝雀”属于“鸟”,而“鸟”又属于“动物”。概念的特征是分级储存在记忆中的,如“会吃东西”,“会呼吸”的属性只附在动物这个节点上,而不附在较低的节点“鸟”或“鱼”上;同理,鸟这个节点仅储存它所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而不储存所有动物的共同属性。这种处理符合认知经济原则。
(3)这个模型最初用于计算机理解汉语的系统,后用于人的记忆。

参考答案

1) H0:低报酬组没有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即:μ1≤μ2;
H1:低报酬组的确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即:μ1>μ2;
2) 依题意,使用单尾考验,α=0.01;
3) Fmax=s12/s22=1.28<2,根据拇指原则,可以认为两个总体方差同质;
4) df=38; tcrit=2.457;
5) X1=5.1;X2=2.95;
SS1=49.8;SS2=38.95;
Sp2=( SS1+ SS2)/(df1+df2)=(49.8+38.95)/38=2.34;
Sx1-x2=sqrt(sp2/n1+sp2/n2)=0.48;
tobs=(5.1-2.95)/0.48=4.48;
6) tobs>tcrit;所以在0.01水平上拒绝H0;
数据支持题目提到的预测,即低报酬组的确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学习障碍产生原因方面,奥顿提出了(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动机唤醒理论的提出者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目前,解释错觉的理论主要有(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知觉过程中,人不仅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且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知觉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对事物的需要、兴趣、爱好、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加工叫做(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    )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就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    )属于认知过程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对“毕生心理发展”观念作为直接的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型相当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运用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    )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选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