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

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

简答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查询与查错设计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物资部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财会核算工作的全面管理,包括对物资与资金分科自登记三级明细账,产生凭证,总账平衡,成本核算,利润分配,总账生成,产生各阶段报表,打印明细账与凭证,对帐务进行查询、修改、分析、转储等功能,采用微机网络方式运行该信息系统。在该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视查询与资料查错功能的设计。
    在查询设计中,主要提供明细账数据文件、记账凭证数据文件和财务报表文件三大类查询。同时提供了以下三种查询方式:
(1)全局自动查询——这是一种批量资料的查询,方便于用户模糊查询。即根据用户所选择输入的某些查询值(用户可能仅记住资料的部分特征),自动对整个文件系统进行全面搜索,从各个数据文件中去找出满足用户查询条件的全部相应记录,供用户参考选用。
(2)相关文件查询——由于在财会账务中各类明细账和财务报表文件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经常需要查询在多个数据文件中具有相互关联的资料或记录。相关文件查询具有联接资料的特征,根据用户选取规定的查询条件值,把存在于多个数据文件中的相应数据域位组织成新的资料信息,并可以同时核查多个用户数据文件。
(3)组合条件查询——一这不同于通常的固定条件查询,在查询过程中用户可随机指定若干查询条件,由系统去生成相应的查询。
[问题1]
    组合条件查询由用户从查询某单中位选若干项查询条件,指定各查询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与”、“或”关系),由系统自动生成用户所需的组合查询表达式,从而去检索相应的数据文件。请以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叙述组合条件查询的主要优点。
[问题2]
    在财务信息系统中,防止资料录人出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在该系统设计时采用了以下三类检查出错的功能设计:
    (1)资金平衡查错——根据财务中的资金来源科目和资金占用科目之间差额平衡原理设计的,通过“平衡监视程序”对各种资料录入时所产生的记帐凭证内容进行平衡,把平衡的结果反馈给财会人员,由财会人员判别录入资料的正确性。
    (2)科目核对查错——在一个“文件控制库”内存放着供核对用的科目编号,每当财会人员输人错误的科目编号时,“科目核对校验程序”将核对“文件控制库”后提示财会人员。
    (3)资金汇总核对查错——在发票、入库单、日记帐等资料录入过程中,可以采用累加器把录入的每个资料记录中的资金或数量等进行累加,在自动生成凭证之前把累加获得的金额与数量等结果告诉财会人员,由财会人员根据单据人工辅助核对,以确认资料是否正确。
    请以15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从明细帐数据库文件角度来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
数据录入可靠正确,这三类查错中数据存放的共同设计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于实时操作系统设计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大型化工生产集团公司原有的环保监测系统采用的是集中式系统,由位于集团公司总部的监测中心的主机集中处理来自于各监测点采样到的环保资料。随着该公司规模的扩大与环保监测工作要求的深化,集团公司信息部决定开发一个实时的分布式环保监测系统。
    分布式实时环保监测系统拟采用新的网络系统结构:(1)采用了松散耦合的三级结构,即监测中心——监测子站——监测点的控制与数据处理机。(2)各级机器均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连网技人运行。(3)保证可靠性,无论哪一台机器出现故障,不会使整个系统发生崩溃,仅影响到相应部位的局部性工作。
    该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有:
    (1)以分布在集团公司中各个分公司的监测子站为基础,各监测子站及其相应的下属监测点进行全天候连续24小时自动检测环保参数。检测到的资料应存放在监测子站本地的硬盘文件中,同时也应定时地把检测到的资料自动发送到监测中心。
    (2)监测中心可以对任一监测子站通过网络进行遥控指挥,比如:可以命令其下属的相应的监测点发送回资料;命令某一监测点实时传送现场检测的实际情况(资料与状态);发出校正监测点时钟的命令;提供动态修改的各类工作参数,要求监测点及时进行监视方式的修改等。
    (3)监测子站每3分钟分析一次由下属各监测点采样到的资料,当检测到的某类资料连续超过规定标准在15分钟以上时,应立即向监测中心自动报警。由监测子站和监测中心同时显示和打印出有关的环保信息,比如:“报警站号,超标参数名称,超标开始时刻和具体的各超标值”等。
    (4)监测子站也可以主动向监测中心发出请求,比如请求校正时钟,请求监测中心发送信息(如:用于维护监测点的有关参数或指令),请求发送用于监测点的动态修改参数等。
    (5)通常,监测点的机器最多只能存放最近7天内的检测资料,监视子站可存放一年的有关信息。监测中心则把来自子站的资料副本及时地存入海量存储器进行存盘,可供系统中各级人员按照各自的授权进行相应的查询。
    (6)监测中心和监测子站都可以打印监测日报、月报、年报,并进行月数据统计分析,产生各类图表。
[问题1]
    集团公司信息部的王科长和有关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仔细分析了新的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技术上的困难,请以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与集中式环保监测系统相比,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问题2]
    王科长组织技术人员讨论了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实施细节,决定采用先进的“微内核”思想来开发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可以显著减少运行的系统开销,保证监测系统快速实时运行。请用100字以内文字说明采用微内核时,除了内核的规模效应很小以外,应至少体现哪些实时特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
    阅读以下关于网络用户使用权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企业在Novel网上建立了一个办公系统,由文字处理系统、电子报表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组成。为了简化表示起见,超级用户在网上设置了下列三个用户组(Group):
 
此外,在网上有一个超级用户(Supervisor)和等价权限的经理用户(名为MASTER)。
    事实上,在网上有四类安全性措施:注册安全,属性安全,被信托权(也称为受托权,Trustee Risht)控制与目录存取控制权。其中被信托权控制与目录存取控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决定一个特定用户在给定的目录与文件中实际拥有的有效权限ER时,主要取决于下列两个基本原理:
(1)常规情况下的基本公式是ER=(GTR or TR)and IRM,其中GTR为用户所在的用户组的被信托权(group trustee right), TR为指定给用户的被信托权,IRM是指定给该目录的继承权屏蔽(inheritance right mask)。比如在Novell Netware中,在任一目录上,对GTR,TR,IRM,ER都可以考虑规定以下八种权限:
    ①S(Supervisor)——某用户拥有S权表示拥有了该目录与文件的全部权限,且不必考虑IRM的限制,也不能在其子目录或文件中去撤消该用户任何权限。
    ②R(Read)——读与执行权。
    ③W(Write)——一写或修改文件权。
    ④C(Create)——建立子目录与文件权。
    ⑤E(Erase)——删除目录与文件权。
    ⑥M(Modify)——修改目录或文件属性的权限。
    ⑦F(File Scan)——查看目录与文件的权限。
    ⑧A(Access Control)——允许有权去修改或授予在谈目录及文件中其它用户的TR以及IRM,但不能影响拥有S权的其它用户。
(2)实际上确定用户在某一给定目录及文件上的有效权限ER的基本流程图为
 
其中:
①当用户在父目录已拥有S权时,该用户在以下所有子目录中拥有所有权限,不必再考虑TR及IRM的设定值。
②当在某目录中设定了新的TR时,父目录的TR一般已不再有效,应以本目录中的GTR,TR,IRM为准。   
③当在某目录中未设定TR或GTR时,ER则去继承在父目录上的有效权限,并考虑IRM(继承权屏蔽)的作用(比如:若 IRM允许全部继承则ER一在父目录上的ER,否则在其中撤消在IRM中被撤消的相应权限)。
    根据上述权限设置原理,企业的赵工程师作为超级用户在规划服务器系统卷SYS中的目录树时,设定了下列目录树结构,在目录名边上是相应的用户组被信托权GTR及IRM等。
在上述目录权限设定中,尽可能以用户组与组管理员的权限来控制对系统中目录的访问。目录PRV允许每一用户自建个人于目录,避免相互干扰。注意在各DOCS目录上存放各组重要文档。
[问题1]
    用户组FINMS中的用户FM1在下列一些目录中的有效权限ER分别是什么?(用英文字母表示)
① SYS:\FMS\TOOLS                ②SYS:\FMS\DOCS            ③SYS:\WP\TOOLS
④ SYS:\WP\DOCS                    ⑤SYS:\PRV\WP1
[问题2]
 
    如果希望允许所有用户都可以在一个新建的客户于目录PRV\WPS1\LIENT上读取与建立文件,那么在该客户子目录上,最方便并严密的权限设置是什么?(用英文表示)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
    阅读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网络分析与改造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证券公司的交易信息系统以柜台处理系统为核心,同时也能处理电话委托、小键盘或热键自助式委托等多种方式的交易。例如:柜台处理可区分为委托、开户、保证金存取、回转交易清算交割、查询、收市处理与报表打印等若干部分。
    通常在一次客户委托中,用户信息将与系统进行多次交互应答,其中任一步骤失败,都将会引起系统去拒绝该次委托。
    该公司原来正在使用的系统采用的是所谓 Novell+dBase模式,使用了一台主服务器加上一台行情服务器,用细线加上双绞线连成了Novell网,服务器之间采用内桥连接,共有150余个工作站接入网内,预计还将扩充至200多个站点的规模。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F。XBASE编程命令文件的方式工作。
    运行一段时间以来,该公司的赵工程师发现该系统有以下的主要问题:
    (1)网络的实时性差,响应很慢。由于采用的是共享的 10M以太网,通信瓶颈阻塞严重。
    (2)网络日常维护困难。细缆加上双绞线的离散式随机布线,在发生故障时查找网络故障相当麻烦。
    (3)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安全性较差。整个大网络通过服务器分发出若干个细缆网段,许多节点中任一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段崩溃。
    (4)不能适应证券公司业务高峰场合下的需要。在市场清淡时,只有100来笔委托,系统相当空闲。但是在市场火爆时有几万笔委托,即在井喷式行情下,系统会发生误单、堵单,甚至会破坏关键数据库文件索引。
    公司组织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一步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除了证券公司业务量剧增以及委托交易忙闲差异极大的客观原因外,一致认为该交易信息系统需要进行改造。
[问题1]
    经分析,每一委托流程都只对有限的几个固定数据库文件(如:证券信息库、证券余额库、系统股东库、现金余额库)进行操作。
    请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这类Novell+dBase模式在处理委托交易中的主要缺点。
[问题2]
    公司决定采用Client/Server模式改造交易信息系统;网络主干采用高速技术,分支采用交换技术,并认真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DBMS等的系统软硬件配置的选型。
    请指出该公司采用Client/Server模式的成败关键是什么?并简要说明采用这类网络配置改造系统的主要优点(16个文字以内)。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开发模式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近年来,美国有名的Rational软件公司根据多年来软件开发的实践与理论,倡导了一种软件开发过程的“瑞理模式”(Rational Approach),其中强调的几个要点是:(1 )面向对象;(2)螺旋式上升的渐进;(3)管理与控制;(4)高度自动化。其中心要素则是人力、过程(方法)以及工具,从而能广泛适用于许多领域的软件产品生产与软件项目开发。
    概括地说,在该模式中采用管理观点和技术观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互为补充地描述了软件开发的渐进式过程。
(1)管理观点—--侧重于在开发过程中对财力、策略与人员等方面的管理,按照管理观点,把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项目进程区分为下列四个主要阶段:
    开始阶段:分析设计思想,构思未来软件产品的原型,定义使用场合与项目范围。
    规划阶段:具体规划项目实施所需的作业活动与投人的资源,规定软件特性,构筑设计框架。
    构建阶段:根据已规划的软件原型、框架与作业活动,逐步去开发与构建出软件产品,直至开发出相对完整的产品。
    移交阶段:把已开发好的软件产品设法移交给用户使用,包括;加工、交付、培训、支持、维护等直至满足合同要求和使得用户满意为止。
    由上述四个阶段组成的一个“开发周期”,可开发出某一版本的软件产品。再统称这类新一版软件开发过程为“进化阶段”(即包括下一轮的开始、规划、构建与移交过程入。
(2)技术观点——把一个软件的开发看成为一连串循环(叠代)所组成,每一循环(这代)都包括了计划、分析、设计、编程及测试等活动,即去完成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小部分”的功能需求。综合了所有循环的产出结果,可获得完整的软件产品。环绕着人力、过程(方法)和工具,技术观点与管理观点可以相互在时间进程上作出映像,即在管理观点的开始、规划、构建、移交等每一阶段中都可以按技术观点去划分成若干循环(叠代),由各个循环逐步地去分别完成软件产品的各阶段的某一表现形式(如概念原型、结构原型、结构基准、预备板、试用版、提交版1、提交版2等。)
[问题1]
    在传统讨论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把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描述为研究与开发时期(R&D)、生产时期和维持时期,这与瑞理模式的管理观点中的各个阶段有什么大体上的对应关系?
根据你的开发经验,在一个中等规模软件项目中,在管理观点的最初开发期中的哪一阶段所花的精力和时间最多,用什么主要措施可以减少该阶段所占的比重?(100字以内)
[问题2]
    瑞理模式不把重点放在文文件的制作及软件的外观表面形式上,强调的是软件产品本身及其质量泥桥和用户的满意程度。该模式结合了管理观点讨论中涉及的五类阶段和技术观点的螺旋式上升技术。清说明该模式特别适合于哪种类型的软件项目,为什么?(100字以内文字)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六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维护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企业主要从事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与销售,涉及到的产品的品种繁多,规格也不断推陈出新。该企业正在运行的生产与销售的几个管理软件是委托外地的某个软件公司完成的。在开始投入运行时,这几个软件的功能大体上能满足企业当时的实际工作状况。
    由于企业的生产不断发展,企业决定扩大信息系统开发部的规模,招聘充实了五名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并任命吕工程师为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的负责人。企业的周总经理责成吕工程师尽快抓紧时间分析这些已运行的软件的情况,以适应企业生产的发展需要。
    吕工程师带领开发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进行了十分艰苦的努力,向企业领导部门提出了下列主要意见:
    (1)由于在委托开发时,企业缺乏必要的经验,这几个软件虽然已提供了程序源代码,但其它文档相对而言过于简略。
    (2)如果需要再次委托原来的外地软件公司进行改进与维护,由于此外地软件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或者已跳槽流动,或者已在软件公司中担任繁重的管理工作,所需的维护代价极为昂贵。
    (3)正在运行的一个主要管理软件,看来需要重新设计、重新编码和测试,因此,有必要先深入地去理解当前的设计。    (4)有两个辅助软件,看来要重点进行修改,以适应企业需求的当前变动与将来发展的可能变动情况。
[问题1]
    考虑到重新开发这个已在运行的主要管理软件,所需的代价相对而言比较高,企业领导与目工程师一起进一步认真分析了该主要管理软件的运行情况,一致认为:
    (1)该主要管理软件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来比较成功,在今后若干年中,企业确实需要依靠一个重新开发的主要管理软件,但功能上要作较多的扩充。
    (2)如果对原有的管理软件,进行不断地“修改”,预计每维护一行代码的代价可能会是原来开发该行代码代价的15~50倍,因此,渐进地加以修改看来很不适宜。
    (3)企业已有实际使用经验,因此,可以相对容易地确定新的要求和修改的方向。
    (4)原来的管理软件事实上已是一个原型,重新开发工作的生产效率也许可以更高一些。
    (5)在重新开发时,允许采用更加好的设计概念去设计软件的结构,将会有助于今后的长期维护。
    吕工程师还向企业领导提出,该管理软件的重新开发的本质是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使之适应于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工具使其中的某些工作得以自动完成。请用12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这些工具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
[问题2]
    对于因需求变更而引起修改的两个辅助软件来说,必需考虑到软件的修改十分费时,并且容易引进新的错误。吕工程师估计因需求变更,有40处需要变动,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案进行。
    方案一:采用36处软件数据输入域变更和4处软件变更的方式。
    方案二:采用20处软件数据输入域变更和20处软件变更的方式。    令软件的可修改度为M,则M=Mr/Ms,其中Mr为需求变更的数目,Ms为软件修改处的数目。
    请分别计算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可修改度,并说明哪一个方案更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平台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城市民航订票系统原来以小型机加上订票终端的工作方式,初步实现了联机订票业务。随着新航线的不断开通和航运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决定重建一个全新的联机事务系统。除了联机计算功能外,可以计算出诸如:每日启航数、航运里程、客流量、货运量等各类统计数据。还希望能在不久开发一个综合性的航空旅行服务系统。
    赵工程师认为所建立的联机事务系统,除了实现相应的功能需求外,还必须能体现出以下的若干特征:
    (1)系统的安全性——例如能拒绝未经授权的任何联机访问。
    (2)系统的可靠性——具备每天24小时的联机能力,由99.99%以上的可用性。
    (3)响应时间的可预测性——无论在业务低谷期还是在业务高峰期,都应保证有合理的事务响应时间。
    (4)事务的完备性——对于最终用户的任何联机事务,都应实现在一次业务处理中不可分割的原子性特征(或者成功或者正常拒绝),并且给出合理的响应结果信息。
    根据国内外同行当前的实践,拟新建的民航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有可能选择以大型机作为主机的系统,或者选择以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以下简写为C/S)为平台的系统。
[问题1]
    从多年来实践情况看,基于大型主机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相对十分成熟与稳定,其系统的可用性与可靠性令人信服。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显得相对较为陈旧,除了其用户界面的表现相对较弱以外,请用8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基于大型机的民航联机事务系统可能有的主要缺点(以提纲形式列举)。
[问题2]
    近十年来,以C/S为平台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遵循开放系统的标准,向用户提供了有吸引力的硬件与数据库产品多种选择的可能性,性价比良好的可扩性,功能完善的套装软件包产品,相对出色的用户界面及其开发工具等,这些都是基于C/S平台方案的突出优点,目前也已具备能管理超过1000台以上客户端工作站点的联机事务处理能力。
    但是,对于一个有着超过1000台以上客户端工作站点的民航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来说,除了服务器有可能成为瓶颈口、配置管理与版本控制相对十分困难以外,还会存在着其它一些困难。请用80字以内文字以提纲形式简要列举基于C/S平台的民航联机事务大型系统的这些可能的困难。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于工资核算模型设计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在某大型企业的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设计中,“工资核算与管理子系统”是一个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事实上又可区分“工资核算”和“工资管理”两部分。“工资核算”的主要功能包括:
    (1)生成每位职工的工资单。
    (2)汇集与分配工资支出,并合理地计入相应的成本。
    (3)计提福利基金并计入成本等。
    “工资管理”部分的功能主要是对有关信息进行统计与查询,比如:按各种口径分类统计工资支出,按不同项目统计工资情况,依不同需要统计考勤、奖金、福利费发放情况等。
    图2.1是工资核算部分的一个简化模型。
 
                         图2.1    工资核算的一个简化模型
    上述核算模型的工作流程大体上是依据由企业的组织人事部门,劳动工资部门与有关车间等部门所提供的工资结算单、人员调配单、考勤单、各类有关定额计算单等凭证进行输入,具体核算出本企业中每一位职工的工资单,同时计算出各个部门相应的汇总与分配表,然后结转各项有关内容。
    为了提高处理与存贮的效率,可以把有关数据区分为固定信息、可变信息或临时信息等分别进行输入、存贮与处理。接口处理主要负责工资模型与其它财务管理模型之间的连接或转换。
[问题1]
    企业的财务处与信息处在讨论时,一致认为应努力提高工资核算与管理子系统的“广泛适用性”。比如:
    (1)工资内的各个项目与核算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动,如何尽可能减少对程序本身的改动?请用50字以内文字列出两条主要措施。
    (2)如何保证该子系统与整个财务管理系统更好地共享数据?也请用50字以内文字列出两条主要措施。
[问题2]
    在讨论中发现在工资核算与整个财务管理子系统日常运行时,输入数据量大,工资单和汇总分配表计算量大是可能影响到可靠性的两个因素。请分别用50字以内文字列出在这两个环节设计时可采用的最主要的措施。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
    阅读以下关于实施系统开关量处理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大型热电厂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网络构成该工厂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基础,如下图所示意:
 
    图3.1        分布式数据采集网络示意图
    其中,智能化数据采集器是一种可供分布使用的数据采集单元,其工作是由置于各台工作主机中的网络通信管理卡通过联网加以控制的。比如允许对数据采集器采用“中断”方式或者“轮询”方式工作。
    该厂信息与自动化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发现,模拟量采集器的使用很方便,而开关量采集器使用时会遇到不少麻烦。比如:当某些采集器工作不够稳定时,由某台主机向采集器发出一个读当前开关量事件的命令,所返回的事件序列信息内,除了包括有当前发生的一些事件外,也可能还包含有发生在几小时前甚至几天前所发生的部分事件信息,从而造成了系统所记录下的开关量动作顺序信息产生混乱。为此,王工程师提出必须在应用软件中设法采取必要措施,包括:
    (1)对开关量动作信息实施有效性检查。
    (2)采用有效的消除开关量动作抖动的技术。
    (3)以整体时序统一处置分布于不同采集器内的事件信息。
[问题1]
    该热电厂现场环境恶劣,温度高,震动大,电磁干扰严重。在分布式数据采集网络中,要求把每个事件及其所发生的时间,都被记录在智能采集器的存贮器里。假定在一次扫描中,从一个智能采集器中所读出的事件序列为:
       E1:(T1,A1),E2:(T2,A2),… ,En:(Tn,An)
    其中Ti为事件Ei发生的时刻,Ai为事件Ei的有关动作信息。
    王工程师认为在应用软件中应加入如下的两条判定原则:
    (判定原则一)令TR为系统中相应的各个实时时钟时间,TE为事件的有效时间宽度,那么对于任一事件Ei的发生时间Ti来说,应有:
           TR-TE≤Ti≤TR+TE        (1≤i≤n)
    如果Ti值不满足该不等式,则舍弃Ei事件信息。
    (判定原则二)对于一个有效的事件序列来说,应有:
            T1≤T2≤…≤Tn
    如果对于两个相邻事件EK-1与Ek来说,出现了TK-1>TK,则舍弃事件Ek信息,保留EK-1信息。
    王工程师把TE值取为1.8秒,请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事件有效事件宽度TE值的具体含义。并用50字以内简述王工程师在软件中实施上述两条判定原则的意义。
[问题2]
    正因为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网络结构,如果在同一个检查周期内,发现有多个智能采集器中都记录着开关量的动作事件,这时,对于这些分布于不同采集器中的开关量的有关各个动作,需要作为一个整体全局性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显然,这种排序不同于一般意义下的排序(这里的被排序的对象和数据元素的个数有着不确定性)。
    王工程师曾设想了以下的一种动作排序与处理方法:
    要求应用软件在一次信息读出过程中,对所有的采集器进行多遍扫描,直到在某一次扫描中发现所有采集器中所读出的事件个数都为零,这表示所有的采集器中的时间标志均已复位。这时再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有关信息进行排序。最后,再根据排列好的次序具体处理这些事件。
    假定在某一次读出过程中,应用软件在系统中进行了5次扫描,完成一次扫描所需要的时间为36秒,请列出再这一次检查周期中从首动事件的动作发生到着手处理之间可能含有的事件延迟(未指出数值的时间量可用文字表述)。同时,请用5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王工程师提出的这个方法在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库互操作性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第一研究室使用着基于Informix数据库的局域网从事科研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类似的第三研究室最近引进并开发了基于IBM  DB/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平台。根据所内的一些研究室合作开展研究的需要,全所决定把各个研究室都统一地互连纳入全所Intranet网络内。
    在初步联网后,第一研究室中的Informix客户机希望去访问第三研究室中的IBM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经研究分析后,决定采用Informix公司所提供的相应信关产品(Database Gateway)。
    支持IBM  DB/2相应标准的Informix信关能够在Informix客户机与IBM数据库服务器之间承担着界面转换器的作用,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网络连接任务,其大致工作原理如下:
    (1)从Informix客户端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中发出一个SQL请求。
    (2)由信关把该SQL请求转换成为IBM  DB/2相应的标准化的格式与协议(比如: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体系结构[以下简称为DRDA]中的相应标准)。
    (3)在把数据类型转换成相应格式后,SQL请求直接传送给IBM  DB/2 DBMS系统。
    (4)由IBM  DB/2具体处理数据库服务请求。
    (5)IBM数据库服务器把执行结果(或者状态码)返回给信关。
    (6)Informix信关把该结果(符合于IBM  DRDA格式与协议)再转换成为Informix客户应用的格式与协议。
    (7)信关把经转换后的执行结果(或者状态码)返回给Informix客户端应用程序。
    由于信关具有在网上的分布处理能力,从而可以使Informix数据库与IBM  DB/2数据库这两种异种数据库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互操作性。
[问题1]
    如果该生物工程研究所已采用了四种完全不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要求能实现任何两个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请指出应当提供有多少个信关?
[问题2]
    该研究所的信息部开发人员发现采用数据库信关方式确实能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某种程度的互操作性,还可以进一步把由第三方公司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库开发工具连接到不同的数据库产品上去;此外,也可以利用数据库信关把现有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与一些新的数据库技术加以集成,从而有可能继续使用用户已开发的应用程序。
    请用100字以内文字以提纲形式简要列举出采用上述工作方式的数据库信关有哪些不足之处。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互连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对外运输集团所属的各个外运公司及其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若干主要大城市内,随着外运业务的发展,集团下属的各企业各自都建立起规模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对每个企业的业务工作与信息管理发挥了很大作用。
    尽管信息化已取得了不少成绩,集团总部的张总裁感到需要加强以下的一些功能:
    (1)总部应能随时了解分布在各地公司或分公司内有关的重要信息与数据(目前主要靠传真、盘片或磁带传送)。
    (2)总部在处理了来自各地的信息后,应及时向有关公司或分公司下达相应的反馈信息。总部也希望随时能根据约定的不同权限向相应的下属对象发布机密信息。
    (3)总部希望能不定期地去规范各类数据统计的口径,提供或改变下属公司的部分程序,严格控制或快速查询关键性的外运信息等。
    据此,总部信息处的李处长决定组织人力,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互连工程,希望实现的一些主要目标包括:
    •网络的先进性——采用当前国内外相对先进成熟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并能与国际接轨。
    •互联网络的实用性——适应外运集团当前与近期发展的实际业务需求,采用合理的邮电部门远程通信服务,提供适当的网络流通量与传输响应时间。
    •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除了保证满足今后三年内外运业务发展需要,能有效地提供全集团范围内的信息与资源的合理共享。
    •通过网络互连工程,组织与培训本集团内所需的各类信息人才。
    总部信息处组织了各下属公司信息科负责人一起热烈讨论,初步确定了信息系统网络互连的主要内容包括:
    (1)网络平台的互连(主要采用路由器等互连设备和邮电部门远程通信服务措施)。
    (2)操作系统的互连(拟基于TCP/IP协议实施)。
    (3)DBMS的互连(其中肯定有异种数据库互连与互访)。
    (4)应用软件的互连(在应用层通常是由于来源于同一厂商所开发的产品为主)。
    (5)数据库的互连(拟实现数据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统计等)。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 总部信息处近年来已推行的一些规划原则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下属公司与总部的系统互连十分有益。比如:已制定了全集团内统一的技术规范,协调了各部门的软件开发,要求全集团内采用统一的系统设计风格(包括功能与接口),尽可能地统一全集团内的同类数据结构与数据编码等。
[问题1]
    外运集团内各级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有关负责人同时也统一了思想,既为了保证在全集团范围内有效地共享规定的信息资源和系统资源(也包括公用服务信息、用户数据和硬件设备),有必要在全集团内更加规范的推行开放的信息平台、开放的网络结构与开放的操作系统。
    据此,集团信息处的李处长要求整个外运集团进一步采用一系列的“兼容性”措施,请用50字以内文字指出,这指的是哪些措施。
[问题2]
    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许多信息科负责人也纷纷提出在外运集团互连信息网络中,在不少方面仍应当保持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有助于更加科学地实施信息管理与系统管理。请指出在各信息系统内有哪四类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内容或方面(以50字以内文字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六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可靠性概念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软件公司十分重视该公司所开发的各类应用软件产品的可靠性,以维护公司良好的信誉。公司的孟工程师在总结该公司的软件产品可靠性分析与验证活动时,曾提出过一份报告给公司的决策层参考。
    在该报告中,建议采用由用户能观察与验证的软件可靠性测度,如:可靠度R(t),是效率λ(t)与平均故障时间MTBF等。并建议在提出软件可靠性指标要求时,应当同时明确相应的验收或验证方法。
    以下是摘自孟工程师报告中关于软件可靠性的一些观点。
    (1)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人们的某些行为可能会使软件在一定条件下无法或者不能实现规定的功能,这类由于人们的行为而使软件出现错误的根源,可以称之为“缺陷”。对于某个确定的软件而言,可能存在由若干个缺陷。比如:软件公司误解了用户的某个需求,软件工程师未能完全实现某个用户需求,软件生产各工序之间接口的疏漏等都可能是“缺陷”的人为根源。
    (2)如果用户执行一次任务时,未用到任何有缺陷的程序部分,那么通常软件能正确地完成任务。如果用户在执行一次任务时用到了有缺陷的一部分程序,那么软件或软件的一部分输出(或性状)会与需求的规定不相符合,这称之为出现“故障”。可以认为,各个不同的缺陷所引起的故障的可能性大不相同,甚至可以有数量级上的差异。
    (3)对于用户来说,通常最关心的是一个交付给他们的软件总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或故障率λ的大小,一般无法直接体会到该软件中有多少的缺陷。比如:软件MTBF的最低可接受值指的是软件合同中规定的必须达到的指标,这时进行验证的一个依据。软件MTBF的规定值指的是软件合同中规定的期望能达到的合同指标,这是软件公司实现软件可靠性时的意向设计依据。
    (4)目前软件可靠性往往沿袭或采用硬件可靠性的标准与指标,并进行必要的验证。比如:MTBF是最重要的软件可靠性指标,MTTR(平均修复时间)也是一项重要指标等。
    (5)统计表明,软件的缺陷数与软件的故障率并无直接的关系。
    (6)根据我国目前软件应用水平和软件开发工具的进步,当前本软件公司最合理的软件故障率的可验证要求大体上可确定在10-4/小时左右,即MTBF为104小时左右。
    (7)软件的故障率指标通常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取得:一是软件在实际运行时统计获得的故障率;二是软件在模拟实际运行条件的随机输入测试情况下统计获得的故障率。在软件交付前一般先采用后一途径统计故障率,作为可靠性评估的一项基本数据。
    (8)软件系统一般划分成若干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有时功能模块级的可靠度因为某些原因而可能会较低,这时如果对整个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如0.9999)时,那么必须采用若干软件容错技术。
    (9)软件公司为了保证实现软件可靠性指标,需要把系统规定的指标进一步分解,即分解到各个软件组成成分和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分别给出具体的相应指标要求。目前已有分解量化方法。
[问题1]
    公司的高总工程师在审阅孟工程师的报告时,指出在上述各条中有两条是不恰当,请列出相应的编号,并各用5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2]
    软件故障率存在着一定的统计规律,如果在t=0时,软件的故障率是
   
    (其中λi为软件中各个缺陷的故障率),到了t=tk时,出现了一个故障,并排除了相应的缺陷后,故障率将降为
   
    因此,随着时间t的推进,λ(t)呈现为一条阶梯式下降折线。
    请回答上述规律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以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为必答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工程管理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工程部有一百多名专职的软件工程师从事着企业内外的软件开发与维护工作,该集团分布地域广阔,集团内采用了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和多类开发环境。李总工程师在总结近三年来的软件开发工作时,发现有15%左右的软件开发项目未能完成而被迫取消;其余85%的项目中大多也不能完全实现预定的目标。比如:平均每个项目的实际完成成本超过预算152%,平均完成时间超过预期的216%。这些数据表明信息工程部未能对开发成本和开发进度实施有效的控制。
    李总组织了信息工程部内有关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召开了三次小结与分析会议,在会上集中讨论了软件工程管理有关的问题,在归纳的意见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内容:
(1)软件开发已经逐渐成为一类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必须尽可能对其中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2)软件工程管理与其它工程管理相比,主要的困难包括:软件产品的不可见性(难以把握开发进展与质量要求等)、软件开发过程的非标准化和许多软件项目开发的“一次性”(缺少可借鉴的经验)等。
(3)软件开发面对着进度、成本、功能和性能四方面的主要约束,即要求在预定的期限内,使用规定的有限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功能与性能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必须强化软件工程的管理。
(4)Client/Server与Browser/Server模式等已成为当前软件体系结构的主流。在日益复杂的分布式开发环境下,进行跨平台的团队开发,实现代码共享相当困难,软件工程管理在其中可以发挥其重大作用。
(5)尽可能采用更加先进的操作系统、工作平台和开发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从根本上防止和解决李总在总结中所发现的软件开发问题。
(6)面向对象(OO)技术的使用,可以保证在跨平台的复杂环境下团队开发的需要,从而可从根本上免除软件工程管理上的烦恼,也能从根本上缓解李总所发现的软件开发问题。
(7)软件开发项目未能完成而被迫取消,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两大类:一是用户需求变更过于频繁或要求过高,另一是软件开发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项目要求。
(8)一个大中型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可能包含有成百上千个软件模块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代码行,任何一个编程人员不可能了解和追踪该应用系统所有的每一个片断,因此使软件代码具有可管理性和可审核性将是软件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9)软件在投入使用后的维护与支持工作极为重要,软件工程管理在这方面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10)我们的长远目标是需要建立一类软件开发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辅助软件开发全过程中对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这类体系应是可重复使用的并可适用于各类软件开发项目,使软件资源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保持完整。
(11)对外服务的软件开发机构应当努力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并根据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来改进自己的开发过程。在这些质量标准实现的过程中,软件工程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问题1]
    李总工程师指出在上述十一条意见中,有三条的提法是不够恰当的或者是不够全面的,请你指出其序号,并各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理由。
[问题2]
    信息工程部与李总在详细分析本集团的软件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时,发现在不少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软件项目计划这一环节较为薄弱,尤其是对软件项目资源估算问题有一些偏差。软件开发所需的资源估算包括人力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与系统平台资源三大部分,目前该集团的一个主要矛盾看来是在软件开发所需要的“软件资源”的估算与计划上。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以提纲方式说明,软件开发中所需的软件资源主要包括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只需列出相应的名称即可)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于三层Client/Server系统的系统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大型证券公司原来已采用两层的Client/Server(以下简称为C/S)方式实现了日常的证券业务交易和信息管理工作。随着业务的日益扩大、安全性要求的增高和交易处理的内容与范围的扩充,准备改造与升级其应用系统。比如:希望采用多种平台和接纳来自更多的数据源的业务处理,以更多的经营规则来实现联机事务处理(OLTP),使用具有不同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四类服务器,在系统中也将要集成更多的客户机与应用程序等。
    公司信息管理部门的夏经理及其同事们准备采用三层C/S结构来升级开发该应用系统。夏经理把该公司C/S结构应用系统中的常规处理流程抽象地概括称为图2.1的形式。
    
    图2.1 C/S结构的常规处理流程
    夏经理打算把本公司的C/S网络应用系统分成三层,并准备采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加以实施,这三层大体上是:
(1)第一层为表示层,即该公司应用的用户接口与对话部分,比如采用GUI界面检查用户输入数据,显示输出的数据与信息,其中不包括公司相应业务的处理逻辑。
(2)第二层是功能层,即是公司中各类业务处理具体逻辑,这是公司应用的本质性的部分。
(3)第三层即数据层,由DBMS承担数据库的存取与管理,比如包括公司内数据的登录、更新和检索等。
[问题1]
    信息管理部门的同事发现不论在二层C/S系统中,还是在三层C/S系统中,图2.1 的流程好像差不多。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地说明基于瘦客户机的三层C/S系统与原来的二层C/S系统相比,对图2.1中处理流程的功能划分上存在的显著差别(可用A、B、C、D四块进行划分)。
[问题2]
    夏经理发现在三层C/S结构中,中间件(middleware)有着更大的作用,他认为中间件是一类采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定义的软件层,提供了分布系统中通信接口,并可解决各类潜在的不兼容性方面的问题。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明的列出该证券公司的三层C/S系统中可能会用到哪几类中间件(按功能列出名称即可)。
[问题3]
    夏经理提出该公司新的三层C/S系统应当实现下列一些主要目标:
(1)在公司的任意客户端访问点,允许有可能访问到公司规定的任何地方的数据库;
(2)采用公司内统一的用户界面,可以访问到各类信息系统;
(3)允许实现跨平台的各类互操作性,支持异种数据库;
(4)提供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5)具有良好的开放型、可扩性和可升级性;
(6)维护方便,成本不高,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请你用50字以内文字指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类系统在开发与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最关键的两类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
    阅读以下关于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工作流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市政府部门在网络环境下以若干个数据库为中心,以形成了一个初步的OA系统,并且正常运行了几年。该OA系统能胜任常规的公文收发、归档处理、事务管理和业务信息汇总等基本功能,办公人员也已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从事文字处理、电子报表、日程管理、电子邮件、演示材料制作以及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等各类工作。
    信息处的廖处长在小结该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OA工作时认为:
(1)目前的OA应用大多还处于局部个人工作的状态。
(2)OA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作用尚不够显著。
(3)对有关领导人员进行决策分析的支持也很不够。
    为此,廖处长组织了一个小组调查采用工作流方法改造OA系统的可能性,他们认为:
(1)该政府部门中办公室系统中的工作流是一类有连贯性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有若干个明确定义好的子任务及其相互之间的顺序与连接关系。
(2)可以认为,一个工作流包括工作流流程的启动与终止条件、有关的子任务的详细描述与实施、子任务的时序与调度、涉及到的办公人员的权限指定与素质要求、相关联的对应应用程序与数据资源等许多内容。
(3)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有可能实现基于工作流的方案(比如称为逻辑上的工作流),允许提高办公室中许多关键性工作任务的组织与实现效率,也可能为提高领导人员的决策与调度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持。
(4)在该政府部门的OA应用中,需要有一个工作流的管理系统与机制,用来实现对工作流的定义、提取、执行、记录与监控等活动。
[问题1]
    廖处长及其工作小组为了比较原来的OA系统与将来可能实现的基于工作流的系统,把原来基于功能模块的OA系统简要的表示为:
    SF={FM1,FM2,…,FMk};
    FMi={Ti1,Ti2,…,Tis};
    TFM={ Tij}。
    其中:SF为基于功能模块的系统,FMi为功能模块,Tij为功能模块FMi中的子任务。TFM为原系统中全体子任务的集合。
    如果在分解子任务时,尽可能地做到两个子系统中的相应子任务的基本功能大体相同,最终发现子任务的集合TWF相同于TFM。这时,廖处长认为基于工作流的系统SW的功能包含了基于功能模块的系统SF,并且SW还包含有SF中所没有能提供的许多信息。
    请你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列出在SW系统中可能会增加有哪些方面的信息。
[问题2]
    廖处长及其小组认为在基于工作流的OA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要建立起一个OA工作流管理环境,如图3.1所示。这个工作流管理环境包括:
    ①管理机构;②机构、人员、代理的组织与授权方面的信息及其管理;③子任务管理;④工作流的定义及其管理;⑤流程相应数据的控制与管理;⑥监控与异常处理;⑦工作流引擎。
 
    图3.1 工作流管理环境的地位
    请你分别用50字以内文字回答:
(1)工作流管理环境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2)工作流引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问题3]
    根据你开发OA或MIS系统工作的实践,请你为本题的网络列举出一类比较适合于开发基于工作流的OA系统的流行平台及其相关的软件或工具,包括对关系数据库的存取要求(以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列举)。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
    阅读以下关于过程控制远程I/O3网络应用系统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个中型的化工原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原来对各生产现场的监控与管理主要是局部地采用了一些工业PC机,利用机内插装的各类I/O卡和外部端子接线排与现场仪器仪表进行连接,传输的信息以4mA~20mA DC模拟信号为主,辅以一些开关量信号,如果要在全企业范围内以这种方式实现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单是从数量极大的信号连线这一项看来,代价已十分昂贵。
    该化工企业的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科通过调研近几年来国内外成功的范例和DCS系统开发的趋势,感到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王科长认为可选用的相应技术产品大体上有三类:
(1)带有一定智能的远程I/O分布式网络。
(2)过渡型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协议网络。
(3)基于现场总线的DCS网络。
    从国内应用情况来看,该企业决定采用相对更为现实的基于远程I/O网络的分布式系统,此类网络可选余地很大,并有国内自主开发的产品。王科长把这类网络的结构与特点简要地归纳如下:
(1)可选用多台主机(计算机)连入该DCS网络,允许每台主机可通过指定的网络接口卡或者网络接口模块连接一台或多台“前端模块”允许采用不同的多类前端模块,每个前端模块可连接若干台现场仪表。
(2)前端模块通常能安装在现场,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与主机双向交换信息。前端模块是一种带有CPU的智能装置,根据现场信号的实际要求,可选用相应的前端模块适应于不同的I/O信号与功能,比如不同范围的电压输入、含衰减的电压输入、直流电流输入、热电偶信号输入、热电阻信号输入和应变量输入等,也允许有事件、状态、频率、周期或计数等输入。
(3)前端模块的智能主要表现在:不仅可以实现数据采集,还能实现工程单位换算、量程自动转换、热电偶温度补偿、零点与增益校正、数字滤波、越限报警、历史数据存贮和事件顺序纪录等功能,允许通过软件命令指定每一条通道的输入或输出功能。
(4)远程I/O网络可以在过程控制DCS系统中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监视控制、数据传输与各类I/O操作功能等。事实上这是在网络与硬件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执行相应的各类程序来实现对应的各种功能。
    据此,王科长认为在选择合理的远程I/O网络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系统应用编程,即可适应其化工企业的需要。
[问题1]
    通常在远程I/O网络产品的软件系统中会提供有一批执行相应功能的驱动程序;也会向用户提供几十条应用命令,用于对每个智能前端模块设定工作模式与量程范围等。
    该化工企业的软件技术人员需要去了解每个驱动程序的功能及其调用方式,理解每条应用命令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从而可相对方便地从事于本企业应用系统的软件编程任务。
    驱动程序通常是由网络产品开发厂商以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制好的,用户可在主机上用高级语言程序调用。比如:CALL STEST(#AD,#DT,#R)这一语句可以检查前端模块的数据返回状态与数据流的类型。其中#AD是前端模块的地址编号,#DT是数据流的编号,#R为返回信息,当#R分别取值为1,0,-1时依次表明缓冲区中有数据、无数据或者出错。
    驱动程序大体上可有网络初始化程序,数据接收程序,数据状态测试程序,标志检查程序,字符串回收程序和命令串传送程序等。
    前端模块在采集数据时,可提供有多条测量通道,请你根据自己从事软件开发的实践与经验,用100字以内文字列出远程I/O网络产品应提供哪几条有关通道方面的主要应用命令(只需列出名称与基本功能简述)?
[问题2]
    王科长为自己的化工企业初步规划了以下的应用方案: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以提纲方式简要列出“系统初始化”模块的主要功能。
[问题3]
    在选用这类远程I/O网络产品时,用户开发一个完整的远程I/O网络应用系统有哪三个主要的系统设计任务,请用50字以内文字简要回答(只需列出任务名称即可)。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网上远程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市教委系统准备开发一个面向全市教育界的远程网上教学系统,该市的网络与通信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已具备了很高的可用带宽(在远程可保证有2Mbps以上),所属的几个重点单位的内部校区网相对比较完善,进行过多次网上电子会议试点,相当成功。
    该教委系统的钱副主任提出希望在网上教学系统中包含以下四个子系统:
(1)现场实时广播授课子系统。即借助于通信手段,把教师现场授课的声音、图像、电子版板书与演示材料实时地传送到远程教室中的显示设备上或学生的桌面计算机系统上。
    希望包括:单向广播方式(相对便宜、覆盖面广,但效果一般)和双向交互方式(师生现场交流但代价昂贵)两大类。
    现场授课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空间和地理位置上的限制进行教学。
(2)CAI辅助教学子系统。大体上包括:
    •以E-mail方式布置作业、提交作业和答疑讨论。
    •以BBS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形成班级与小组学习环境。
    •以FTP方式下载教师的电子教案或教学辅导材料。
    •以WWW方式发布教学消息与教学参考内容等。
    CAI辅助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消除时空两方面的限制。
(3)多媒体课件子系统。即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每一门重要课程的内容转换成为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像多媒体信息课件,允许学生以点播形式,主动的并且交互式地进行自学、重点学习或复习。
    多媒体课件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提供一类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4)网上教学的教务管理子系统。包括访问教学资源的身份认证与安全管理,统计跟踪与收费管理。也包括课程设置与授课安排,学生注册与学籍管理,学生学习成绩的归档、统计、查询、跟踪与分析等。
    教务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网上教学体系的有序实施,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问题1]
    钱副主任认为要成功地实现上述一个完整且成熟的网上远程教学系统将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请你用60字以内文字简要地列出该网上教学系统要获得成功的关键问题有哪些(可列举三个方面)?
[问题2]
    该市教委计划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子系统,希望能同时允许有2000名学生进行访问,每个学生大体上可用128kbps以上的速度进行访问。第一期工程计划整个课件库可容纳400门课程,限定每门课程存贮容量不超过1.5GB,初步决定采用分布式的结构,允许随时加以扩充和增加课件库的内容。
    钱副主任希望能实现一个具有一定的负荷平衡能力的分布式多媒体课件子系统,计划采用多台课件服务器和两台“课件网关”组成第一期系统,允许用户采用点播方式浏览课件库内容。
    课件服务器主要负责存贮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根据访问者拥有的权限向学生和教师提供课件的浏览。要求课件服务器有较强的并发存取能力、出色的I/O吞吐能力和良好的稳定可靠性。每两台课件服务器组成为镜像式双工,用来缓解许多用户集中点播某一课件可能引起的输出瓶颈矛盾。
    两台课件网关的功能相同,互为备份。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以提纲方式简要列举“课件网关”的主要功能。
[问题3]
    该市教委打算第一期在市内建立起6个多媒体授课教室和50个多媒体教室。根据你从事开发项目的实际经验,你认为那些项目内容将会构成整个网上教学系统中耗用经费最大的部分(用50字以内文字简要列出)。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构件技术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近年来,基于面向对象的“构件”(Component,也称组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布式网络应用环境下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程序的集成已开始广泛的运用构件技术。某企业的信息部门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1)当前有三类主要的分布式对象使用与管理模型,即CORBA(公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M/DCOM/COM+(构件对象模型)和EJB(Enterprise JavaBeans)。这几类构件模型的发展,使应用软件有可能采用装配相应“构件”的方式进行开发或者集成,这些基于对象技术的“构件”是允许可装配、可复用的,并且能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适合于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
(2)目前市场上提供的一些可复用的构件,可以是比传统的对象类更大的功能块,比如Axtive X构件,OLE构件(OCXs)等,一般认为构件是可复用的大粒度的对象。
(3)OMG(对象管理团体)所提出的CORBA是最早(1990年)推出的分布式对象使用与管理模型。它的主要优点是:能支持多种平台,有着许多家供应厂商的支持,允许采用多种语言编写CORBA对象。缺点是:由不同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存在互操作性问题,使用与管理过于复杂,往往要求用户对其底层有较深入的了解。
(4)微软公司推出的COM/DCOM/COM+在当前有着数量最多的用户,这是由于其开发工具容易使用,可以用多种语言开发,并且广泛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平台。
(5)Sun公司推出的EJB(Enterprise JavaBeans)基本上建立在Java语言基础之上,使用相对简便,能支持多种平台,并且已经有了最为丰富的第三方开发工具和产品的支持。
(6)微软的NT4.0提供有DCOM有关的部件,Windows2000提供有COM+有关的部件,即如同Windows98捆绑式免费提供IE浏览器一样,DCOM/COM+部件也是免费(捆绑式)提供的。
(7)微软推出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的最新版本等可以用来简化COM/DCOM/COM+模型的应用,可以相对容易地建立起COM构件。
(8)采用同样的一批可复用的构件作为底层,有可能使开发出来的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应用软件,组合成为一个应用软件系列(族)。正如微软Office套件是一个应用软件系列,其中包括了WOED,EXCEL,ACCESS,POWERPOINT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应用软件。
(9)在开发或集成应用软件时,可以使用现成的构件库。用户在一个构件库中复用某些构件时,即是从构件库中输出被挑选出来的类型、类、关系以及附属的文档等。
(10)构件库或者构件系统作为产品,具有通用性和可复用性。通用性指的是其中的每一个构件都应当有广泛的适用性,即不需要任何客户化的工作就可以立即使用于各类应用软件中。
(11)作为一个开发软件的单位,通常需要使用多个构件库或构件系统,也可以自行设计新的可复用的构件,在设计可复用的构件时,应当特别注意尽量降低在可复用构件之间相互的依赖性。
[问题1]
    在上述11条叙述中有三条是不正确的或不恰当的,请你指出其序号,并各用5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2]
    该企业的信息部门组织人力采用COM+技术初步开发了本企业基于三层Client/Server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又用COM+技术改进一个订单输入应用程序,其中有管理业务的功能,如订单项定价、货运费计算等;又有在网络环境下导航的程序,比如访问库存数据库灯,并且把该应用集成到原有的企业管理系统中。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采用这类构件方式进行企业应用集成的好处是什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于人事信息系统数据库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和问题3。
    总部设在北京的某大型企业集团有5万多名人员分布在“总部”—省或直辖市级“公司”—县级市“子公司”三级,分别从事着生产、营销和管理等各类业务。为了充分发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等各类人员的特长,总部信息部门负责人李总工程师根据总部办公会议的决定,已着手建立一个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分析和传输全集团范围内的人事信息资源。经集体讨论与分析,李总提出了以下的一些想法:
(1)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类型可以是相当丰富的,包括:
    ••结构化数据—如:人员与机构的基本信息,劳动工资与福利信息和专业与职务演变信息等。
    •非结构化数据—如:照片、音像资料、地图文件、政策文件和有关的证书证明材料等。
    建议采用三类服务器分别存放有关的信息与数据:
    ①Oracle服务器——以数据库文件形式存放各类报表、人员基础数据、字典代码和信息分析数据等。
    ②Domain服务器——以Notes库文件形式存放照片、政策文件、字典代码等。
    ③NT服务器——以文件系统方式存放音像资料、地图、传送的报表、资源概览文件、名册和常用表格文件等。
(2)整个集团人事数据库的容量不算太大,为了便于科学管理和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建议由总部统一开发与规划信息系统,采用总部——公司——子公司三级管理的方式设置数据库与文件系统。总部、每个公司和每个子公司都统一设有上述三类服务器,但存放内容的范围有所不同,即采用“逐级集中”的存放方式:
    ①子公司只存放子公司及其所管辖的有关人员的数据。
    ②公司存放有公司本身的数据,同时也存放它所管辖的那些子公司的数据。
    ③总部存放有总部本身的数据,同时还存放所管辖的所有公司和所有子公司的数据。
    就基础数据而言,总部和公司都分别有两个数据库,一个是本部库,另一个是所管辖的下级库。子公司只需要有一个数据库就可。
(3)该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在初始建立时数据工作量相当大,然而日常处理的数据量不会很大,只需要限于发生变化的那些数据即可。大体上,人事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是:
    ①子公司收集本部门及其所管辖人员的所有数据到子公司当前人事库中。
    ②公司收集本部的数据到公司当前本部人事库,并把所管辖的那些子公司的当前人事库数据汇总入总公司当前所辖的下级库。此外,需要把有关数据提取到该公司的“数据仓库”中。
    ③类似的,总部收集本部数据至总部当前本部库,并把所有公司的当前两个库汇总入总部当前所辖库内。此外,还需定期地把相应的数据提取到总部的“数据仓库”中。事实上,总部或公司的数据仓库数据是按照分析和统计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4)人事信息系统所需的代码、字典与模板等可由总部→公司→子公司逐级向下分发。
(5)这类结构的人事信息系统实施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数据的传输复制与分发”任务。建议采用三种方式进行:
    ①网上数据复制方式——每月进行一次,即在网络中由下向上地传输变动的基本数据,照片库信息等;也可以由上向下地发送系统的字典代码、报表模板等。
    ②数据邮递方式——需要随时进行,即采用Notes的邮件功能在网上传输报表、地图、人员控制数据、资源概览数据等,根据需要可以上报或下发。
    ③手工磁带传递方式——包括系统在初始化时的系统初始数据以及音像资料变化时的音像文件。采用手工方式是因为这两类内容数据量太大,网络传输将会占用太多的带宽。
[问题1]
    在实现第一种网上数据复制方式进行基础数据定期上传时,李总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实现方式:下级库管理员预先把在日志中对Oracle数据库中有关库修改操作的SQL语句(如insert、updata或delete)记录下来,作为Notes库的文档,用Notes复制技术上传至相应的上级部门。
[问题2]
    李总还认为“数据邮递方式”应当设计有“函件封装”和“函件传输”两个模块,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这两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问题3]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分析在本系统中采用上述三类服务器工作方式的优缺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
    阅读以下关于组建企业内部网Intranet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和问题3。
    某企业原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只是购买了现成的财务软件,用一台PC机完成日常的财务处理与财务报表工作,使用几台PC机做一些文字处理与电子报表之类的工作。看到了电子商务正在兴起,同类企业都已纷纷开展了网络计算,企业负责人王总经理多次召集管理部门开会讨论,并请来了专业软件公司的夏总工程师作为高级顾问,一起筹划本企业的Intranet。经讨论与分析,王总认为组建本企业的Intranet需要面对以下五方面:
(1)落实本企业建网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至少包括:
    ①在本企业内部建立起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保证有足够的带宽,并有监控、管理与分析网络的相应工具。
    ②从租用专线、拨号上网、帧中继、ADSL或ISDN等方案中选用对本企业适合的连网服务。
    ③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管理与支持企业网络的人员,有效生成Web主页的人员等。
(2)评估与选择合适的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即根据本企业的需要,综合考虑ISP的服务类型、服务质量、市场经验、服务价格和服务支持方式等内容。
(3)选择并安装适用的硬件与软件。
    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盘阵列、客户端PC机、布线与网络互连设备(如: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或访问服务器等)。
    软件包括浏览器、搜索工具、各类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等,比如夏总工程师为企业开出了以下的一批软件清单:
    ①服务器软件——除了网络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外,可有:
    •••Web服务器(向Web浏览器提供HTML主页服务);
    ••DNS服务器(处理域名服务);
    ••Mail服务器(支持SMTP协议,最好也同时支持POP3和IMAP4);
    ••FTP服务器和Gopher服务器;
    ••事务处理服务器(用于数据库存取);
    ••Proxy服务器(代理服务器)。
    ②浏览器软件——与所选用的平台相适应(比如可选IE5.0或Netscape的产品等)。所选用的浏览器最好应支持E-mail,News,FTP,Telnet,Plug-ins,Add-ons,Security,Active X,JavaScript等功能,不需要为这些功能再去安装额外的软件工具。
    ③搜索工具——确定一些合适的中文与英文搜索工具。
    ④与HTML相联系的文本写作工具、文本转换工具和文本数据库工具。
    ⑤数据库查询工具——尤其是根据所选用的DBMS确定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查询与开发的一些工具。
(4)制定企业Intranet安全策略和防范措施。
    包括建立必要的安全与管理规章制度,访问权限控制审批与实施办法,以及采用相应的一些常用安全技术措施。
(5)保证Intranet的日常维护。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王总经理确定了本企业实施Intranet的三个基本步骤:
    ①立即着手制定本企业Intranet组建和应用规划。
    ②在企业Intranet规划的指导下,尽快着手组建企业LAN、企业MIS、OA与财务应用系统。
    ③全面组建企业Intranet,不断推进Intranet应用的深化。
[问题1]
    在Intranet安全与防范方面提到了“采用相应的一些常用安全技术措施”,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明回答,除了防治病毒以外,还有哪些Intranet常用安全技术措施(列举三种即可)。
[问题2]
    为了保证Intranet的日常维护,你认为应当从哪两个方面着手考虑?请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回答。
[问题3]
    在上述服务器软件中所列举的“Proxy服务器”软件有什么基本功能,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
    阅读以下关于现场总线监控系统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和问题3。
    某自动化仪表企业正在研究使用现场总线网络构成自动监测系统的可行性。打算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区域网络)总线作为底层网络构件系统(注:除了在本题题内的有关叙述外,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并不需要对CAN总线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该企业中有关的技术人员通过调查和学习,认为CAN现场总线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CAN是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最高通信速率为1Mbps(这时距离将小于40米),最长直接通信距离是10公里(这时的速度应小于5kbps)。所构成网络上的结点数目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结点。
(2)通信的灵活性——允许采用多主方式工作,网上任一结点均可在任何时刻主动向网上其他结点发送信息(不分主从),无需站地址等结点信息。事实上通信取决于报文标识符进行(在CAN2.0A标准中规定了2032种报文标识符),采用报文滤波即可实现点到点、一点到多点或者全广播等多种方式通信,无需专门调度。
(3)通信的实时性——CAN网络上结点的信息可分成有不同的优先级,从而能满足不同的实时性要求。
(4)通信的可靠性——CAN采用了非破坏性的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结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时,优先级较低的结点会主动退出发送,具有相对最高优先级的结点可以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仲裁时间。特别是在网络负荷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网络瘫痪。另一方面,CAN协议规定了采用短帧结构(比如一个数据帧内有效数据为8个字节),帧传输时间短,受干扰概率很低,每帧内有CRC校验及其它校验措施(适用于位数小于127位的帧)。当结点发现错误严重时,能自动关闭输出,使其他结点操作不受影响。
    该企业试验用的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有以下的网络结构(见图4.1):
 
    图4.1  试验CAN网络
    在图4.1中PC机可有一台或多台,相当于上位机,在PC机内装有PC CAN网卡(CAN总线通信接口适配卡)。PC机负责系统的总体管理,可以向网络结点发送命令,接受结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统计、显示与打印等工作。
    图4.1中有16个网络结点,每一结点都具有一定的智能(比如其中有MCS-51 CPU类的单片机),通过传感器采集现场的有关数据。在每一结点内还装有82C 200 CAN控制器和82C 250总线收发器。其中CAN控制器负责CAN通信协议的执行,承担网络通信控制任务;总线收发器则是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借口。
    PC机与网络结点采用双绞线连接,实验时最大结点间的距离小于38米。
[问题1]
    CAN网络中PC机主要应用于系统的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管理等,主要有以下软件模块:
(1)初始化模块
    •设置CAN网络通信速率,输出控制方式,报文标识符屏蔽格式等参数。
    •设定各结点工作空间的位置与规模。
    •初始化结点缓冲区域缓冲文件等。
(2)向结点发送参数、命令或程序模块。
(3)采集结点信息与数据模块
    可以采用指定结点发送、由结点主动发送和自动轮询采集等多种方式,并可以统计与分析数据采集的进度与状态。
(4)数据统计分析模块。
(5)系统管理模块。
    在试验中PC机的程序模块采用了VC__6.0编程,网络结点则采用单片机相应的汇编语言编程。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PC机采用VC++编程有什么好处?
[问题2]
    请你大致估算一下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最多可在多长时间内获得传输?为什么?
[问题3]
    在每一个网络结点钟,相对于CAN控制器而言,有一个隐含的CAN总线接口通信模块,上电后能自动完成接口的初始化工作,并进入通信监测工作状态。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列出每一个网络结点中至少还应当有哪些功能模块?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和问题3。
    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希望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对本企业的生产作业成本进行管理。企业信息科负责人钱工程师计划开发一个新的企业成本结算与管理系统,如图5.1所示。
 
    图5.1
    企业负责人与钱工召集了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信息科技术人员一起拟定了该系统的实施要点,包括:
(1)依据市场上材料价格的动态实际变化情况,把产品成本结算分为“计划价格成本”、“平均价格成本”和“最新价格成本”三类价格体系,分别进行计划成本计算和实际成本结算,从而使企业能更科学地实现产品定价策略,便于有效地打开市场和占领市场。
(2)采用基于生产活动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使成本的结算具体落实到车间、工序和零件(材料),即能使成本结算的过程与生产活动作业过程并行地对照开展。
(3)能依据产品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分析的结果也可落实到车间、工序和零件(材料),同时提供成本差异的“原因分析”和“结构分析”,有助于企业领导了解成本的消耗过程,对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决策,在管理上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4)按现行企业成本会计结算的周期,各类成本结算按月进行,即每月运行一次;每年再进行年度成本结转。通常会把上一年成本余额结转到下一年度作为该年年初成本。在系统数据库中,年初成本可用“零”月成本表示,到1月份结转时把零月数据结转进去。即企业采用单位成本和增量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结算方法,有利于使成本数据与生产作业活动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适应于企业现代化成本管理的需要。
(5)计划采用三层Client/Server结构,建立起性能良好的网络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使用信息科已十分熟悉的前端开发工具有效地加速系统的开发工作。
    图5.2到5.4分别是本系统中大致的工作流程。
 
         图5.2 结算实际成本      图5.3 计算计划成本        图5.4 分析成本差异
    以“结算实际成本”为例,基本数据来源于企业基础数据子系统,库存子系统和车间子系统。当输入生产数据时,系统应把车间子系统中的生产数据送入相应的数据库中,发送完毕后可浏览相应的数据,然后运行。
[问题1]
    在图5.2和图5.3中都有“校验数据”这一流程,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该框的主要作用。
[问题2]
    你认为在这个成本结算与管理系统中“查询成本数据”可以提供哪些需要的查询功能?请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列出。
[问题3]
    选定年份、月份和一个要分析的产品,请你提供成本差异原因分析的一种理想的层次结构分析方法(以100字以内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可靠性需求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企业信息部门的李工程师正在为其下属单位开发一个应用软件,在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时,涉及到如何定量地描述软件可靠性的问题。
    李工认为软件可靠性指的是在将要使用的指定环境下,软件能以用户可接受的方式正确运行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从定量角度看,似乎应当是该软件在约定的环境条件下和在给定的时间区间内,按照软件规格说明的要求,成功地运行程序所规定功能的概率。但是,他感到要具体地作定量描述有些困难。
    为此,李工查阅到了本部门某个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有关的一段内容:
    “(1)在集成与系统测试期间,由非开发组人员参与测试,每10K行可执行代码可能检测到的错误(BUG)不能大于6个;
    (2)在提交使用的系统中,每 10K 行可执行代码可能保留着的错误数不能大于 8 个;
    (3)在第一年工作期间,系统在99.9%的工作日期间内,应能保持100%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上述说明后,还有一条注解是:错误 (BUG) 可采用蒙特卡罗 (MonteCarlo) 随机植入技术进行测试
[问题1]
    李工程师首先想到了曾经学到过采用蒙特卡罗随机统计技术确定不规则形状封闭图形面积的方法,即是采用一个大的矩形把待测的封闭图形完全包围在该大矩形的内部,由计算机大量生成在此矩形内均匀分布的“点”,然后,计数清点一下在大矩形内总的“点”的个数和在封闭图形内的“点”的个数,应当近似地有: 
 
    如果把这个思想应用于系统测试过程,先在某个程序中随机地人为植入10个错误(BUG),然后,由一个测试组进行测试,结果一共发现有120个错误,其中有6个是人为植入的错误。
    请你估算一下这时该程序中将会遗留下多少个未被发现的隐藏错误。同时也请你用 100 字以内的文字,简要地以提纲方式列举出采用这种错误随机植入方式来估算系统中遗留错误所固有的局限性。
[问题2]
    在进行上述分析后,李工程师感到有些困惑,于是与本企业维护系统的一位系统管理员进行了讨论,系统管理员告诉他可以借用硬件的 MTTF (失效的平均等待时间,MeanTime To Failure) 或者MTBF (失效的平均间隔时间) 作为软件可靠性的主要指标。
    这时,李工程师查到了本企业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某软件在提交使用后,在第 1 周内有 5 次软件故障(查出了有关的 bug ),在第 2 周至第 4 周内共有 2-3 次出错 (也排除了错误根源),在 2 个月以后该软件一直能正常使用运行 (大家反映不错),一直到 6 年半后的一天突然停工,即工作不正常。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分析该软件最后一次工作不正常的可能原因,并说明 MTBF 是在什么意义下反映了软件的可靠性。
[问题3]
    信息部门的吴总工程师向李工程师建议了另一类测试方案作为“错误随机植入”测试方法的补充。即由甲和乙两组测试人员同时相互独立地测试同一份程序的两个拷贝,测试了两周后,甲组发现的错误总数为330个,乙组发现的错误总数为320个,其中两个组发现的相同错误数目为300个。请你大体上估算一下在测试前此程序原有多少个错误?并也请你以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使用这类估算方法的必要前提。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子应用服务器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问题 2 和问题 3。
    某软件公司已从事过不少基于 Web 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在这些系统中都采用了三层Client/Server结构。在各类应用中曾选用过的 Web 服务器有:WindowsNT 或 Windows2000 相应的IIS,Linux 系统相应的 Apache,iPlanet 的 iWS (即原 Netscape 的 WebServer) 等。
    公司的总工程师室对几年来有关的开发项目进行了一次总结,王总工程师认为在本公司开发项目中曾存在过不少问题,比如:
    (1)最早是基于 Web 服务器所提供的扩展接口(如 CGI 与 API 等),使用 C 语言或 Perl 语言等编写具体应用。这类开发方式对编写应用程序的程序员要求很高,开发周期较长,调试较为困难。
    (2)近两年来,公司业务很忙,大多又采用了基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进行开发,比如相应地使用了ASP,PHP 或 JSP 等,虽然开发的速度显著提高,但是从严格要求来看,所开发的应用系统有如下潜在的缺陷:
    ①可扩性尚不理想;
    ②安全性与高可用性考虑较少;
    ③系统集成不够方便;
    ④在性能上有待提高等。
    因此,总工程师室最近已要求各开发组尽可能采用当前国际上主流的“应用服务器”体系结构,在条件许可的企业应用项目中选用合适的基于 Web 工作方式的应用服务器的优秀产品,可能时还应努力尝试采用规范化的 J2EE(Java2 企业版) 平台。
    为了帮助各个开发组更好地理解与选用 Web 应用服务器,总工程师室组织了多次讨论,根据本公司的实践,大家普遍认为所选用的 Web 应用服务器必须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必须很好地支持对象组件 (component) ,提供清晰的组件工作与管理模型;
    (2)有良好的基于分布计算方式的管理能力,如支持多个应用服务器运行,提供负载均衡功能,实施服务器故障转移等;
    (3)充分重视应用服务器部署的速度和易用程度;
    (4)高效地支持对后端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比如采用数据库连接池等。
    然而,在讨论到具体技术问题时,不少软件工程师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问题1]
    在应用服务器的具体实现中,处理负载大体上可分为基于进程工作方式与基于线程工作方式两大类型。比如:基于进程方式可以预先生成好所有的应用服务器进程,应用服务器在收到请求时,由对应的某个进程完成此请求的有关处理。
    请你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地列举出与基于线程工作方式相比,基于进程方式处理的主要弱点是什么?
[问题2]
    在讨论中普遍认为,各个 Web 应用服务器在嵌入对象的方式上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主要反映在对象放置的位置和对象采用的接口标准上。比如:对象可以放置在应用服务器上,也可以放置在应用服务器的后端。
    请你用 50 字以内文字简要列举出当前已经成为标准的对象访问接口的名称。
[问题3]
    对于在分布系统中会话管理的方式,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通常每个 HTTP 请求需要进行一次 TCP 连接,一般可采用 Cookie、IP 地址识别技术等方式实施会话管理,从而方便系统的使用 (比如允许用户登录后,系统能记住用户的基本信息等)。
    但是,在多个应用服务器场合,会话信息存放的地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在每一个应用服务器上保存该服务器所对应的会话信息是一种方式;设立专用的一个会话服务器来保存所有的会话信息则是另一种方式。
    请你用 100 字以内文字简要列举设立专用的会话服务器的方式有什么优点与缺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
    阅读以下关于企业信息集成和应用集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问题 2 和问题 3。
    某个专门从事于 IT 产品的信息报道与网上交易业务的垂直型电子商务市场,经过约一年多的运营已初步积累起了一定的经验,在同行业中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该市场的信息系统原来由“产品信息发布”、“产品动态报价”、“网上交易”和“网上财务资金结算”等子系统所组成,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相对已比较稳定。但是也已经发现了信息来源过于分散,数据有时不大一致,不少信息利用效率相当低等一些问题。
    市场的信息技术主管赵总在分析了该市场的运作情况后,认为应当根据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市场的经验与技术,进一步开发一个“信息集成系统”。
    (1)信息集成系统的主要目标
    对本市场目前已涉及到的有关 IT 产品各种来源的基本数据、信息与有关资料进行集成化管理,并且能提供相应的网上服务,其目标是逐步建立起有关 IT 产品的信息交流、服务、辅助监控管理以及决策分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提高市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供应商与采购者进入并使用本市场。
    (2)新的信息集成系统的基本总体构架。
    ①充分利用该市场原有的开放式的异构平台,采用的是各类 UNIX 或 Linux 操作系统,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与升级。
    ②基于 Internet/Intranet 的网络体系结构,有保证系统可扩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相应措施。
    ③实现强有力的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邮件系统,能分别规范好市场管理层、市场内部使用层和市场外部用户进行信息共享的级别与权限。
    ④基于某个名牌的 DBMS(如 DB2,Oracle,Sybase等)构建集成化的 MIS 系统,并且进一步采用基于 SAS 的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系统。
    根据总体构架要求,系统将由“ OA 系统”、“集成化的 MIS 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四大部分所组成。
[问题1]
    赵总指出在原来的系统中,某些 IT 产品的价格行情报表以及统计分析数据与图形的实时性太差,应当充分利用强大的数据库的能力,真正实现“动态”显示的功能。
    你认为应当采用哪些主要技术?
    请你用 50 字以内的文字,简要列举相应技术的名称。
[问题2]
    通过市场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协作的软硬件公司的共同努力,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斗,初步建立了一个“信息集成系统”的原型,在此原型中已采用了 SAS 软件作为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的主要平台。但是,赵总认为目前在 SAS 平台上的应用程序能力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请你用 100 字以内的文字简要指出,原型系统未能发挥 SAS 应用能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3]
    信息对于电子商务垂直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信息的集中与有效管理对于信息的再利用更是十分关键的基础工作,赵总认为在搞好信息集成的同时应该重视应用的集成,他指出有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本市场内各类应用的集成。比如:
    (1)采用多种“数据连接器”(Connectors),在原有的常规构架基础上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数据集成,即由数据源提取出数据,经过变换与处理,然后用于更新目标数据。
    (2)在应用接口级上链接业务处理的过程与数据。即由开发人员通过定制或套装,经由应用程序所提供的应用接口实施应用集成。
    (3)在组件 (component) 级共享整个市场内的业务逻辑。事实上是使各类“应用服务”尽可能地被共享。
    (4)利用“用户界面”作为集成的基础。这时,开发人员可通过对用户界面的程序化的访问,使各个相应的业务处理过程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现有的处理逻辑。
    如果该市场已选用了一个优秀的基于“组件”(构件)的开发环境,为了使该市场中不同的应用可以透明地进行通信和访问共享信息,请你用 100 字以内文字,简要地以提纲方式列举出该市场实现“应用集成”的基本步骤。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
    阅读以下关于实时控制软件可视化设计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问题 2 和问题 3 。
    某化工生产企业的信息部门原来已习惯于使用汇编语言与 C 语言来编制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软件。近年来,该企业采用了各类 PC 与服务器组成了 Intranet,在办公自动化应用与企业信息管理中广泛应用Windows 界面和浏览器工作方式。
    夏工程师感到在开发实时控制软件的原型时,有必要试用可视化界面,使得人机交互更加友善,在保证实时高效的前提下,向各类最终用户提供由可视化所带来的易用与直观的优点。
    夏工希望通过 VB (visualBasic) 和 C++ 的相互结合来达到这个目标。他先从一类生产过程实时控制软件着手,为自己界定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作为实时控制软件的一个原型,有相当友好的界面,通过积累经验能使开发周期日益缩短;
    (2)能完成高效的实时过程控制,控制的对象包括温度、湿度、流量与液位等生产过程中的对象,其特征是时间要求相对不是非常紧迫;
    (3)允许该软件有较好的功能可扩充性,即可以较方便地为其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模块或组件。
    因为 VB 作为一类可视化设计工具,可以较简捷地获得所见即所得的界面,夏工着重用VB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设计:
    (1)实时控制软件原型的界面设计——指的是 VB 窗体设计。
    在 VB 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新建起一个标准的 EXE 项目,通过在新开设的空白窗体中添加 ActiveX 控件,仔细调整它们的外貌与位置,指定相应的属性等,从而迅速地完成所需要的“静止”方式界面的设计。
    (2)利用 VB 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机制进行代码设计。
    即根据各类事件的发生,编制出计算机相应执行的反应动作,以满足实时控制对象的需要。这里的事件可以很广泛,如定时执行 (time-out)、条件满足、键盘输入或点击鼠标等。
    比如:该化工企业中控制回路的组态,需要根据化工生产中各类任务控制的需求,把相应的各个控制算法模块连接起来形成回路,同时依照需求分别确定各个模块中的参数信息等。在用 VB 进行设计时可以相当方便地实现这类组态功能:
    第一步,从窗体的工具栏内选择合适的组态单元(图形部件,比如对应于某种控制算法),把该组态单元拖动至设计区域的指定空闲位置上;
    第二步,根据需求所规定的顺序连接好这些组态单元;
    重复上述两步,便能形成实时控制系统回路流程框图。
    在 VB 的代码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软件用户的意图,向用户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实现相当友善的交互性;也可以采用设计“类模块”的方式抽象出一般的组态单元模块,然后通过实例化“类模块”获得所需要的具体组态单元,并且使得组态信息转换成树结构的组织形式,便于在代码设计中实现信息处理或者相应的计算。
    (3)充分利用 VB 控件的代码可重用和可移植的特点,设计用户的 ActiveX 控件。
    除了利用 VB 集成开发环境自带的标准控件箱和VB能提供的控件库外,实时控制软件还可以利用由用户自己设计的用户控件。比如:“参数配置”用户控件,可用于输入各类组态单元模块的具体参数值;“历史记录”用户控件,可用于模拟历史数据的记录装置,并且以图形方式表示计算出的历史数据趋势等。
[问题1]
    VB 提供的用户控件设计功能;可用于实现对已有控件的继承,在已有控件基础上适当添加用户所需要的“特定功能”,从而获得用户自己的控件。
    请你用 100 字以内的文字,以提纲方式简要列出夏工采用 VB 用户控件设计功能的主要原因。
[问题2]
    用 C++ 编制的程序具有访问硬件的能力,并且代码精简、执行高效。比如可以用于采集数据、控制定时、判定实时对象条件约束等。但是 C++ 并不能与 VB 混合地编程。
    请你用 100 字以内的文字,简要地提出一种使 VB 代码与 C++ 代码有效地实现集成的方案。
[问题3]
    为了要允许实时控制软件有较好的功能可扩充性,夏工程师指出所编制的功能模块程序应当实现为动态链接库 (DLL)。
    请你用 100 字以内文字,简要列出这时用户在开发供调用的功能模块程序时将会受到什么限制?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使用 0A与 电子邮件的群件方面的例子,回答问题 1、问题 2 和问题 3。
    某市的经贸局机关从 1997 年 6 月开始建立起了以办公室自动化和电子邮件收发为核心内容的计算机局域网应用系统,采用 LotusDomino/Notes 群件作为全系统邮件与 OA 的基本平台,同时要求其下属的各个县或地区也都统一地采用同样的平台,从而可以通过 ISP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实现本系统的邮件与 OA 通信。
    在建成的初期,由于缺乏使用经验,也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经贸局领导采取了如下的一些做法:
    (1)请某个大学的计算机教师协助进行了初步的使用辅导与简单培训。
    (2)尽量采用 Domino 系统的缺省设置,不准作改动。
    (3)严格遵循机关工作的作息制度,所有服务器每天上午 9:00 开机,下午 17:30 关机,保证有共同一致的工作时间段。
    (4)尽可能把管理权限都集中交给机关本部和各地区(或县)的每个系统管理员分别管辖•,避免其他人员插手参与。
    (5)适度地简化使用公文流转的功能。
    该 OA 与邮件系统主要包括三类基本功能:
    (1)电子邮件功能。这是本 OA 平台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为机关内外提供了迅捷的通信与交换信息的手段。
    (2)办公信息服务功能。包括一系列信息服务模块,如:内部公告与内部信息,法规政策与制度,动态信息与关注热点等。
    (3)文档文件收发功能。提供日常公文的安全快速传递,可以由机关内部人员根据授权查询或批阅各自范围内的公文。
[问题1]
    该系统运行两年后,经贸局信息主管发现在近期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似乎越来越严重。比如:
    (1)部份地区(或县)相互之间有时会无法发送邮件;
    (2)有一些地区(或县)的内部偶尔也会发生邮件传递不顾畅;
    (3)机关本部与各地区(或县)之间的公共通信数据不一致,引起了一部份系统功能处于不稳定或不确定的运行状态。
    请你用 100 字以内文字简要列出从管理角度来看,可能引起上述问题的两条主要原因。
[问题2]
    经贸局请来了专业软件公司的资深专家廖总工程师与各位系统管理员一起进行分析,廖总认为主要问题出在系统的“公共通信录”中,该公共通信录正是 Domino/Notes 之类群件运行中共享的一类核心部件,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立即启动一项对 Domino/Notes 公共通信录的调整更新工程。
    根据你的实践经验,请你用 100 字以内的文字简要列举该调整更新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提纲)。
[问题3]
    廖总进一步向经贸局的主管与信息管理人员指出,近年来群件技术发展较快,可以努力建设好经贸局系统的 Intranet,并不断丰富内联网上的各类应用。建议保留电子邮件与公文收发功能,继续采用 Notes客户端软件,充分利用群件中原有的长处 (如广义的数据库、自动数据同步与自动维护数据等),并且可以升级群件的版本。从而提出了改进系统的建议。
    你认为在这些前提下,针对经贸局的应用实践,应当着重优先考虑哪三方面的改进系统的建议,请用100字 以内文字简要列举。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
  阅读以下关于应用服务器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应用服务器在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各大主要软件厂商纷纷将应用服务器作为其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由于应用服务器本身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的产品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其核心结构以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是相近的,区别公在于各于产品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同,下面是应用服务器共同需要解决的部分问题;
  (1) 负载均衡:应用服务器实现负载的方法很多,比如在应用服务器本身的实现上,有基于进程的方式和基于线程的方式。
  (2) 数据库连接池:在应用服务器系统中,一般都会采用数据库连接池的技术。
  (3) 高速缓存机制:为了提高性能,许多应用服务器都采用了高速缓存机制。
[问题1]
  请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在应用服务器中使用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问题2]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叙述在应用服务器中可有哪些高速缓存?这些高速缓存是如何改进系统 性能的?
[问题3]
  某公司希望实现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要求该系统必须符合工业标准且支持多种操作平台,请选择一种应用服务器产品,并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举出该类产品能提供的主要技术支持特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容错设计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软件公司为某门户网站开发的大型在线互动式网络游戏推出的后,该网站的点击数大幅攀升,但是,该网络游戏每运行一段时间后,偶尔会出现错误而异常终止,数月夜经继日的分析表明表明:出错的模块晃确定的,错误不仅与网络游戏本身的代码相关,而且否定民链入其中的第三方程序库相关,但是该第三方程序库并无源代码。项目组就此召开了会议。
[问题1]
  在会上,小张认为应当继续分析诊断,只有找出隐藏的软件错误,才能解决问题,小张的建议得到了许多成员的赞同,但是王总工认为,定时主动地重新启动则更为现实和明智,王总工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最后得到了项目组成员的一致同意。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地叙述王总工的理由。
[问题2]
  讨论随即转到如何实现定时主动地重新启动,小张又一次率先发言,提出应编写shell脚本,定时重新启动操作系统和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所有服务,小张的建议又一次被王总工否定。
请用 100字以内文字,简要给出王总工否定小张建议的依据。
[问题3]
  最后小张两次发言,指出定时主动地重新启动,比较适合于实现互联网服务软件的容错,王总工对此深表赞同。
请用200 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为什么定时主动地重新启动比较适合于实现互联网服务软件的容错?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抽取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集团公司管理层为了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及客户信息,要求总公司职能部门提交相关报表,由管理层分析报表后做出决策,集团公司在各地设有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业务处理系统和相应的业务数据库。
  生成报表所需的数据来自各分公司的业务数据库和某些外部数据源,业务数据库主要用于联机事务处理,外部数据蛒职能部门从其它地方(如商业周刊等)获得的数据。每个职能部门都使用抽取程序从各分公司的数据库中获得他们所关心的数据,抽取程序的作用就是根据用户给定的搜索条件,搜索指定的数据库或者文件,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传送到另一数据库或文件中,不同的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取数据,例如,一个部门抽取的数据是累计购买金额超过10万元的客户信息。而另一个部门则
选取购买产品的种类超过10种的客户信息,职能部门将抽取的结果与一些外部数据相结合,生成所需报表,在抽取数据的过程中,一个职能部门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职能部门所抽取的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抽取。
[问题1]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使用这类抽取程序有哪些主要优点?
[问题2]
  该公司采用的这种数据抽取方式存在着数据可信性问题,例如两个职能部门向管理层提交报表,一个部门认为公司业绩下降了5%,另一个部门认为公司业绩上升了20%,请用3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造成数据可信性问题的可能原因。
[问题3]
  由于公司业务的扩展,管理层需要更多类型的报表以支持决策,公司决定建立数据仓库来支持决策系统。请用300字以内文字,简要论述数据仓库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
  阅读以下关于系统间交互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某软件公司拟开发一套基于局域网的分布系统,该系统由分布于某企业各部门的多个子系统构成,在该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各子系统之间要经常基于企业局域网进行交互。
  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1) 基于某种成熟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如 EJB、CORBA、DCOM/XOM+)来构建整个系统。现在主流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都 融合了面向对象技术,对分布式对象提供ORB、ORPC等)来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其优点是实现相对简单且比较可靠。
  (2) 先分别实现各个子系统,然后利用底层通信协议(如TCP/IP)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其优点是通信效率高且可控性好。
[问题1]
  虽然不同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采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支持客户端透明 地访问分布式对象,即客户端可以像访问本地对象一样访问分布式对象,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实现这种透明性的基本原理。
[问题2]
  由于应用的具体需求千差万别,再好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应用系统,有时我们不得不放弃现有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的支持,自己利用底层的通信协议来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用底层通信协议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开发过程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公司要在现场开发一个网站应用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规模不大,工期短,用户需求不明确,没有大的技术风险,系统中的一些模块可以外包给其他的公司开发,在选择开发过程时,项目组内部产生了分歧。
  王工提出采用XP(eXtreme Programming,极限编程),理由是XP方法简洁,能减轻开发人员的负担,快速适应市场,缩短投资回收期。
  李工认为采用XP在项目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考虑原型开发方法。
  双方就上述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项目组最后决定采用XP ,但同时针对李工提出的XP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1]
  小规模发布(small release)是XP的基本元素之一,请用200字以内文字分别阐明:
  (1)原型系统和XP小规模发布的系统的主要差别?
  (2)为什么该项目组没有采用原型开发方法?
[问题2]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采用XP方法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3]
  在项目组的后续讨论中,李工提出,如果项目规模扩大,XP将不再适用。王工对此表示赞同,但同时提出可以将XP方法和传统软件开发过程相结合,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如何将XP方法和传统软件开发过程想结合。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1(25分)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配置管理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在一些大中型软件项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混乱和差错,如版本错误、数据不一致等。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工作的进展也会产生许多信息,如规格说明、设计说明、源程序、各种数据等,以及合同、计划书、会议录、报告等需要管理的文档。对于一个大中型软件项目来说,这些信息文档的数量可以达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如果没有一套严谨、科学的管理办法,出现混乱和差错几乎是必然的。
软件配置管理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套管理办法和原则,以防止混乱和差错的产生,并且适应软件的各类变更。典型的配置问题有:多重维护、共享数据、同时修改、丢失版本号或者没有版本号。一般地,实施软件配置管理应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确定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确定配置标识规则,实施变更控制,报告配置状态,进行配置审核,进行版本管理和发行管理。
  [问题1](12分)
  (1)软件配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变更加以控制,使变更对成本、工期和质量的影响降到最小。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软件配置管理中“变更管理”的主要任务。
  (2)为了有效地进行变更控制,通常会借助“配置管理数据库”。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配置数据库的主要作用及其分类。
  [问题2](7分)
  配置状态报告对于大型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配置状态报告的主要作用及其包含的主要信息。
  [问题3](6分)
软件的变更控制机制通常只能跟踪到工程变更顺序产生为止。为了获知变更是否正确完成,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正式的技术评审和软件配置审核。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2(25分)
  阅读以下关于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饿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城市计划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由于经费、政务应用成熟度、使用人员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计划采用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来建设电子政务,最先建设急需和重要的部分。在安全建设方面,先投入一部分资金保障关键部门和关键信息的安全,之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2年逐步完善系统。因此,初步考虑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扫描、安全扫描、日志审计、网页防篡改、私自拨号检测、PKI技术和服务等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
在一次关于安全的方案讨论会上,张工认为由于政务网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建设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扫描、安全扫描、日志审计、网页防篡改、私自拨号检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全面保护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李工则认为张工的方案不够全面,还应该在张工提出的方案的基础上,使用PKI技术,进行认证、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保护。
  [问题1](8分)
  请用400字以内文字,从安全方面,特别针对张工所列举的建设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扫描、安全扫描、日志审计系统进行分析,评论这些措施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2](9分)
  请用300字以内文字,主要从认证、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方面,论述李工的建议在安全上有哪些优点。
  [问题3](8分)
  对于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在不同阶段都有很多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既有技术因素阻力,又有非技术因素阻力。请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使用PKI还存在哪些重要的非技术因素方面的阻力。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3(25分)
  阅读以下关于选择Linux操作系统平台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近年来Linux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格局,虽然Linux的市场份额在我国还不到10%,但已呈稳步上升的态势。针对这一情况,某大型企业(装机量大、信息化程度高)决定从战略层面上考虑Linux在本企业的发展定位,为此,需要对Linux及其典型产品进行测试和评估。假定由你担任这一评测工作的项目经理,你如何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1](5分)
  请用100字以内文字,说明你向企业决策层提交的评估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方面的内容。
  [问题2](6分)
  采用Linux时,安全性问题是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方面,通过研究,项目组认为开放源码和BUG是Linux自身特有的影响安全性的两个最主要方面。请仅就开发源码对安全性的影响,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你的观点。
  [问题3](14分)
  请用400字以内文字,说明与目前广泛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采用Linux主要有什么优缺点?你如何看待目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相对较少这个问题。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4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仓库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某集团公司先后建立了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管理等应用系统,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领导希望建立一个分析环境,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再加工,以支持科学决策。
公司技术部门的王总工程师提出建立一个数据仓库系统。他认为数据仓库能够将企业内部分散的、跨平台的数据重新组合与加工,建立数据仓库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较全面、完善的信息应用平台,利用该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支持公司高层的决策分析。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目前建立数据仓库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1)明确数据仓库的目的,了解公司的业务现状,特别是要弄清数据源所在系统和其中的数据状况。
  (2)收集决策者的需求。分析领导的决策取向和当前最主要的工作目标,并初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3)构建数据仓库。包括数据仓库的设计、组织和管理以及决策信息的展示。
  (4)数据仓库的应用推广和人员的培训。
  (5)引进必要的产品和工具。
  [问题1](7分)
  在讨论中,有工程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由于缺少经验,应该先建立小规模的数据集市,然后再升级到完整的的数据仓库系统。
  (1)请用150字以内文字,简要叙述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集市具有哪些特点。
  (2)请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这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问题2](12分)
  王总工程师提出,对于数据仓库系统的开发,一般推荐采用增量的、演进的方式。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如何用增量的、演进的方式开发数据仓库系统。
  [问题3](6分)
  有工程师建议在数据仓库的模型中,采用DB(源数据库)--ODS(操作数据存储)—DW(数据仓库)的模式,以代替DB(源数据库)—DW(数据仓库)的模式,请用150字以内文字大致描述ODS(操作数据存储)与DW(数据仓库)的最大差别。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5(25分)
  阅读下列关于软件产品线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A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计算机企业,专业从事网络安全防护软件系统的开发。从最初仅开发基于Windows的个人防火墙产品开始,现在,已经延伸到基于Linux、Windows系列、Mac操作系统的个人防火墙、企业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扫描系统、安全扫描系统等多种产品。公司原来的产品都是一个一个地开发,为每个软件对应地组织一个项目组。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降低开发成本,公司想引入产品线方法。然而,软件产品线方法涉及了一个软件开发企业的多个产品,所以,公司的王总决定在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之后再做决定,首先就是本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否适合使用产品线方法,其次是如何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建立产品线,最后是成功实施产品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问题1]
  请用100字以内文字,说明A公司是否适合采用产品线方法,并说明理由。
  [问题2]
  请用400字以内文字,说明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建立软件产品线的方式,并作简要评价。
  [问题3]
请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成功实施产品线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25分)
  阅读以下关于系统结构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和问题4。
  A企业目前使用的是基于C/S结构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某软件开发公司为该企业设计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新OA系统。
  1、系统目前的运行情况
  (1)公司大约有500名雇员,每名雇员配备有一套PC机,每个部门有独立子网;
  (2)员工所用PC机的IP地址由其所在部门指派,由公司信息部负责IP地址的管理工作;
  (3)目前的OA系统大约由16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公文管理子系统、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个人信息管理子系统、邮件管理子系统、任务管理子系统、差旅审批子系统、采购子系统等;
  (4)应用软件存储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上。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功能主要在服务器上,而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显示功能则主要在客户机上。软件的配置、维护和升级由信息部负责处理。
  2、计划实现的新系统
  (1)新OA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安装了浏览器的客户机(PC)、Web服务器、以及一个数据库服务器;
  (2)用CGI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
  (3)用户使用新的OA系统时,首先通过登录窗口输入一个职工号码和口令;
    (4)cookie是web服务器指示客户浏览器存储指定变量名和值的方法。在启动多个CGI程序的情况下,应用cookie可以避免通过登录窗口重复输入职工号码和口令。在新的OA系统中,职工号码在其浏览器中被设置为一个cookie值。每启动一个CGI程序,从浏览器传送的职工号码(一个cookie值)就和web服务器上存储的职工号码相比较。如果匹配,应用就继续;若不匹配,就显示登录窗口,提示用户输入职工号码和口令。
 
  3、新OA系统的访问控制
  新OA系统中有以下两种访问控制:
  (1)访问控制1
  各子系统的用户只能通过安装在本部门的客户机处理其业务,例如任务管理子系统的用户在处理业务时只能使用安装在本部门的客户机。
  (2)访问控制2
  只允许授权职工通过为其配置的客户机使用差旅审批子系统。
   4、性能评估方法
  (1)性能评估模型是一个M/M/1排队模型,其中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按照图1-2所示串联连接。 分别表示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利用率。
  (2)已经测得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平均处理时间。基于这些测量值,用排队论估算并发连接的客户数量增加时的响应时间。
  (3)根据测得的处理时间,LAN、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对单个客户请求的平均处理时间为30ms、40ms和10ms。
  (4)根据以往的经验可知,每秒平均有20个事务,且事务到达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
  (5)每个队列的平均系统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与平均处理时间之和,单位:秒)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问题1](5分)
  从原系统迁移新系统后,公司信息部的哪项工作极大地减少了?请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
  [问题2](6分)
  要实现访问控制1和访问控制2,还需从客户端获取什么信息?请分别用50字以内文字说明。
  [问题3](8分)
  试计算以下参数(经四舍五入在小数点后保留1位)。
  
  [问题4](6分)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使用CGI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给出两种替代CGI的技术。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25分)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中心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大型企业在全国各城市共有40个左右的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已经建设了基于大型关系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每天负责独立地处理本区域内的业务并实时存储业务数据。
    每个机构的数据库服务器从PC Server(最小512M内存)到RISC小型机(最大4GB内存)配置不一,操作系统也不一样,数据库产品类型也不统一。
    每个机构平均每天产生约4MB的数据,数据表中包括TEXT字段;每季度一次性产生约100MB的统计和报表数据。
    为了加强管理,实现对下属机构业务数据的异地存储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及恢复,同时对全国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该企业拟在总部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公共广域网与各个分支机构组成VPN,每个分支机构到数据中心的逻辑信道带宽最 为128Kbps。
  [问题1](9分)
  (1)了保证数据上传的顺序、稳定、安全、并发,并解决数据库的异构问题,系统应采用下列哪种技术(请在下列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
  A.交易中间件技术     B.web中间件
  C.web service       D.插装技术
  (2)为保证分支机构可靠、高效地向数据中心汇总业务数据,避免单点故障,除了考虑广域网线路采用备份外,在数据中心还应采用什么技术?用100字以内文字说明。
  [问题2](6分)
  假设各个分支机构的历史数据已经通过某种方式顺利地存储到了数据中心。对于增量数据的汇总更新,总部的王副总工提议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和数据库的触发器技术获取数据更新日志的方式来完成,但张总认为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张总的理由。
  [问题3](10分)
  最后,为解决数据中心数据更新与同步问题,张总安排总部的系统分析师李工来设计方案,并指出可以对王副总工的意见加以完善,如果需要也可以修改各地的业务系统。李工提出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请用400字以内文字叙述系统分析师李工的方案要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25分)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软件架构是指大型、复杂软件的系统结构的设计、规格说明和实施。它以规范的形式装配若干结构元素,从而描述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同时表述其它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等)。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模式,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软件架构={构成系统的元素,指导元素集成的形式,关系和约束}。“4+1”视图模型用五个视图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模型包含五个主要的视图: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描述了设计的对象模型,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
  进程视图(Process View),描述了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支持系统的运行特性。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支持系统的拓扑、安装和通信需求。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支持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
  场景(Scenario),用来说明重要的系统活动,是其它四个视图在用例(Use Case)驱动下的综合。
  [问题1](7分)
  软件架构在软件需求与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的手段,允许不同的风险承担者找出他们所关心的软件架构问题。假设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各个视图涉及的组件(元素)包括:任务、类、模块、节点、步骤等,风险承担者包括最终用户、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经理、项目管理师等。请在下表中的(1)到(7)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空白处不用填)。
  [问题2](10分)
  对于大型项目,通常采用迭代的方法来进行架构设计。架构先被原型化、测试、评估分析,然后在一系列的迭代过程中被细化。这种方法能够使需求细化、成熟化,并能够被更好地理解。请用400字以内文字,简述软件架构基于场景驱动的迭代式设计过程。
  [问题3](8分)
  开发视图是实现软件详细设计和编码的重要蓝图。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开发视图需要满足软件内部的哪些需求以及开发视图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25分)
  阅读以下关于原型法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软件公司多年来开发的项目大都采用结构化方法。但系统开发的实践表明,尽管在许多情况下使用了严格定义或预先说明的方法,但当系统建成以后,用户仍然觉得建立的系统是不完全正确或不完备的,因此需要进行反复地修补。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的李总工程师提出,应该引入原型法,以快速地确定用户需求,提高开发过程中的生产率和最终系统的质量。
   [问题1](12分)
  请用400字以内文字,分别论述原型法与严格定义法适用的场合。
  [问题2](5分)
  原型生命周期提供了一种用原型法完成需求定义的完整方法。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规模较小,完整性要求较弱的应用,可以采取灵活的做法以适应实际目标。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改变原型生命周期约束的方法。
  [问题3](8分)
    引入原型法后,需要对项目管理的过程加以适当修正。请用300字以内文字,说明引入原型法后,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25分)
  阅读以下关于业务持续和灾难恢复的叙述,回答问题、问题2和问题3。
  随着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它在政府或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旦由于故障、甚至灾难导致信息系统局部或全部瘫痪,就会对相关的政府或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业务持续和灾难恢复规划。
    业务持续和灾难恢复规划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或相关的规划,当正常的信息处理业务突然中断时,用来减轻甚至避免其所带来的影响。它们用来保证维持组织运作的关键系统的可用性。
  某大型网上书店通过Internet为用户提供网上图书查询及订购等多种服务。由于每天的业务量非常多,因此对业务有持续性要求,并且需要具备灾难恢复功能。在对原有系统的改进方案中提供:
  (1)对于一些关键应用系统,采用双机冗余热备的方式进行保护。
  (2)由于资金问题,公司并不打算建设自己专有的用于备份数据的备份中心(假设这里的备份中心仅用于备份数据),而是决定租用其它公司提供的商业备份中心,每隔一段时间,把公司的业务数据备份到备份中心。
  [问题1](8分)
  请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双机冗余热备方式主要解决的是系统运行中的哪些问题?在选择双机冗余热备产品时通常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问题2](8分)
  请用300字以内文字,从技术方面说明备份中心的作用,以及在租用商业备份中心时的注意事项。
  [问题3](9分)
    请用300字以内文字,分析公司向备份中心备份数据的时间间隔的选取、公司日常业务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在灾难发生时数据损失情况三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25分)
  阅读下面关于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4。
  公共服务、社会监督和宏观调控是我国政府的三个主要职能。实施电子政务建设,可以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社会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性。
  某城市企业开业登记并正常经营的流程如下:
  申请者先到工商行政管理局(简称工商局)取得营业执照,为此需要填写表1;然后到地税局或国税局办理税务登记,获得营业发票,为此需要填写表2;表2中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需要到负责法人(包括企业、事业、机关、社团等)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质监局)获取,为此需要填写表3;最后,还要到银行办理经营帐户开户手续。上述单位中的政府部门,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电子政务项目,各自针对表1、表2和表3等信息项目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开业运营后,如要变更相关信息,需要分别到工商局、税务局和质监局办理,因此,在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中还包括了企业变更信息、注销登记(或吊销登记)信息、企业年检信息等;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还包括企业注销税务登记信息等。
    政府对企业监管的重要内容是有效减少漏管户,防止偷逃税;同时政府在企业登记注册、年检、纳税等环节应向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问题1](6分)
  请用300字以内文字分析,如果上述政府部门分别管理的企业信息不能整合、共享,对政府履行其职能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2](3分)
  企业信息整合、共享需要一个代表企业身份的信息,该信息应该具有唯一性和易管理性,上述表格中哪个信息项代表企业身份最合适?
  [问题3](10分)
  假设该市已经完成了电子政务专网(外网)建设(ATM光纤骨干)和网络应用规划,目前工商局、质监局、地(国)税局欲在此网络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电子政务系统,请给出一个基于企业基础数据集中管理的信息整合共享方案,并用450字以内文字描述。
  [问题4](6分)
  由于市政府各委、办、局已经分别投资立项建设了业务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仅从保护投资的角度出发,也难以一下子按企业基础数据集中管理的方案来实现信息整合共享,请提出一个基于Web Services技术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的方案,并简述涉及到的成熟的主要协议(XML、HTTP等协议除外)。请用350字以内文字描述。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25分)
  阅读以下关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实施管理问题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
  T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承接软件外包业务的公司,总部在上海并设有软件研发中心,并且在成都设有另一个软件研发中心。
  最近,T公司接到了一个电信系统的大订单,并按照惯例由上海研发中心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由成都研发中心进行编码和单元测试,上海负责后续测试并交付给用户。小张是成都研究中心承担该项目的一名成员。在编码过程中,小张发现上海研发中心的设计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解决,系统将会引发严重的问题。经过认真考虑,小张先把这个问题告诉了项目组的程序员老王。老王认为,设计是上海的事,我们只要按他们的要求编码和测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研发中心按原计划顺利完成了编码和测试工作。然而,在交给上海进行后续测试的时候,系统发生了崩溃,起因就是小张发现的问题。上海方面对原设计进行了重大变更,并将它返回到成都进行修改。然而,成都研发中心该项目的时间和经费都已经消耗了80%。于是成都研发中心要求上海总部追加经费和推迟完成时间。但是这些要求被上海总部以客户不同意为理由断然拒绝。
  [问题1](8分)
  请用400字以内对文字小张、老王、成都研发中心以及上海总部在执行此项目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点评。
  [问题2](9分)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对从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的角度,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
  [问题3](9分)
  请用350字以内文字对解决此问题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25分)
  阅读以下关于某嵌入式实时系统的软件需求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
  某公司承担了一项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任务,其内容是按系统要求的固定的时间序列采集、处理、输出数据,以实现对多个设备的综合控制。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由处理机(采用PowerPC603e,主频133MHz)、存储器、定时器、中断控制器、双口存储器(空间大小1024KB)、4路422半双工串口接口(其中两路的频率115200Hz,另两路频率38400Hz)、两路A/D、D/A数模转换器和10路离散量接口组成。系统的软件需求如下(注:B:字节;s:秒;ms:毫秒):
  (1)系统要求以5ms为周期从双口存储器中采集1024KB的输入数据,处理任务的时间约为1ms;(称为5ms任务)
  (2)系统要求以20ms为周期从两路422接口(115200Hz)中采集一定格式的大小为64B的数据,在完成处理(处理时间约为4ms)任务后,分别输出大小为16B的控制命令;(称为20ms任务)
  (3)系统要求以60ms为周期从两路422接口(38400Hz)中采集一定数据格式的大小为6B数据,从两路A/D接口采集28位数据,在完成处理(处理时间约为2ms)任务后,分别输出大小为2B的控制命令和一个28位D/A数据,输出8路离散量控制数据;(称为60ms任务)
  (4)作为系统的安全监控保障,系统要求在每1s内对系统软硬件状态进行测试并完成系统工作的状态记录工作。该任务共需处理时间是5ms。(称为1s任务)
  本公司课题组根据用户的硬件环境及软件的需求,就软件的实施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本系统中软件的运行平台是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还是在裸机上直接开发的方式,李工程师(简称李工)提出了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应该采用裸机上直接开发的方式,关键部分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而王工程师(简称王工)提出,由于系统将由多种周期的处理任务组成,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应该采用商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本项目的开发基础,经过充分论证,最后李工接受了王工的建议,并申报课题组组长,课题组长同意采用了操作系统的方案,并指出必须尽快对需求的时间性能做出评估。
  [问题1](10分)
  请用45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王工提出的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理由或优点,并说明选择操作系统产品时需要重点考虑其哪些功能与性能?
  [问题2](10分)
  李工和王工通过认真地对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时间性能评估报告,判定在上述硬件平台上可以满足系统要求。请用3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时间性能评估中主要考虑哪几项因素;针对本课题的具体数据,叙述系统的工作时序关系。
  [问题3](5分)
  根据系统需求,请设计出系统的处理流程(按时序),说明所有任务的优先级分配策略,422接口、双口存储器、离散量接口和A/D(D/A)的数据输入/输出方法(中断或查询驱动)及理由。请用35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四(25分)
  阅读以下关于测试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
    某企业需要对自己开发的、代码规模为18480行的程序astroinfo进行测试,企业主管指定李工安排该测试工作。李工决定由甲、乙两个测试小组每天独立测试同一个程序模块,每个测试小组由程序设计人员和有关用户代表两类人员构成。甲、乙两个测试小组记录的相关测试情况如下:
 
  根据测试过程和结果数据,李工得到以下几条结论:
  (1)通过改正每天测试中两个小组发现的共同错误,可以按线性速度减少程序中的错误数;
  (2)按照这样的测试安排,测试小组的测试效率会得到提高,因此,进度会越来越快;
  (3)前4天的测试表明:由于每个测试小组都有用户代表参加,而用户代表可以协助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4)由于测试用例的设计已适当考虑了故障的定位,目前已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据此,李工向企业主管表示可以在10天内完成astroinfo程序的测试任务。
  [问题1](6分)
  如果前四天测试的astroinfo程序的四哥模块是有代表性的,请估算在正式进行测试前,astroinfo程序所具有的软件错误总数。请你用25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这样计算的依据。
  [问题2](8分)
  根据李工提供的上述统计数据和分析意见,企业主管认为李工不是一个称职测试组织者,并提出了至少有4个方面的理由说明必须加强测试力量并完成测试工作,请你用3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李工的结论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3](11分)
  请用300字以内文字简要分析李工在软件测试的组织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并简要叙述软件测试的一般步骤。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五(25分)
  阅读以下关于物流配送应用的描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5。
  某公司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汽车货运物流企业,物流网络覆盖西北大部分省市和地区,各地办事处的位置相对比较分散,主要承接大客户长期的货物运载和配送服务,也面向中小客户提供货运搭配运载服务,该公司业务规模最近有较明显的增长,平均每小时一笔业务。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业务的扩大,该公司想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公司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因此该企业提出下列信息化需求:
  (1)将公司各个地点的办事处联网,使各地办事处和总公司能够有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信息交流主要包括公告、电子邮件、业务数据上传等。
  (2)对所管辖的所有车对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相关设备,要求总公司能够查询车辆当前所在的位置并能够将车辆的信息显示在总公司新购建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上,并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度车辆。
  [问题1](6分)
  针对该公司的联网需求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请用100字以内文字分析说明采用现有的通信网络比租用现有(建设)专用线路更为经济。现有的通信网络有公用电话线路和Internet宽带网络两种配置方案,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描述这两种配置方案。
  [问题2](4分)
  将GPS的定位数据传回总公司信息中心,可以采用GSM(全球移动通信)短信传输或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网络传输两种方式。请确定采用哪种技术比较合适,并用150字以内文字分析采用该技术的原因。
  [问题3](6分)
  根据该公司的业务特征和需求,你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什么规模的GIS,主要需要哪些图层?请用150字以内文字分析说明。
  [问题4](4分)
  该项目组成员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利用GPS定位数据不能直接在GIS系统中显示车辆位置,请用100字以内文字简述原因。
  [问题5](5分)
有人认为该公司使用GPS设备随时定位车辆并实施调度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请用200字以内文字支持上述观点。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一(是必答题25分)
    阅读下列系统需求陈述,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和问题4。
    某银行准备开发一个网上信用卡管理系统CCMS,该系统的基本功能为:
    (1)信用卡申请。非信用卡客户填写信用卡申请表,说明所要申请的信用卡类型及申请者的基本信息,提交CCMS登录。如果信用卡申请被银行接受,客户会收到银行的确认函,并告知用户信用卡的有效期及信贷限额;否则银行会发送一封拒绝函给该客户。客户收到确认函后,需再次登录CCMS ,用信用卡号和密码激活该信用卡。激活操作结束后,CCMS将激活通知发送给客户,告知客户其信用卡是否被成功地激活。
    (2)月报表生成。在每个月第一天的零点,CCMS为每个信用卡客户创建一份月报表,对该客户上月的信用卡交易情况及交易额进行统计。信用卡客户可以登录CCMS查看月报表,也可以要求CCMS提供打印出的月报表。
    (3)信用卡客户信息管理。信用卡客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在 CCMS中进行在线的管理。每个信用卡客户可以在线查询其个人信息。
    (4)信用卡交易记录。信用卡客户使用信息卡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记录在CCMS中。
    (5)交易信息查询。信用卡客户可以登录CCMS查询并核实其信用卡交易记录及交易额。
    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使用用例对系统需求建模。表1—1和表1—2给出了其中两个用例的概要描述。
 
 
[问题1](10分)
    将表1—1和表1—2中的(1)~(10)填充完整。
[问题2](4分)
    除了表1—1和表1—2给出的用例外,从上述系统陈述中还可以获取哪些由信用卡客户发起的用例?(给出用例名称即可)
[问题3](7分)
    用4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用例获取的基本步骤。
[问题4](4分)
    用例除了使用表1—1和表1—2所示的形式描述外,还可以使用UML的用例图来表示。分别用100字以内文字,解释UML用例图中扩展用例和抽象用例的内涵。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二(25分)
    阅读以下关于工作流系统性能分析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企业正在创建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正处于过程定义阶段,即创建工作流模型阶段。对于这些工作流模型,除了要考虑工作流的正确性外,工作流的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流性能主要反映工作流定量方面的特性,例如,任务的完成时间、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任务数量、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在预定的标准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百分比等等。
    图2—1所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流模型(其中单位时间为1小时),它表示这样一个执行过程:每小时将会有20个任务达到c1,这20个任务首先经过处理taskl,再经过处理task2,最终将结果传递到c3。处理taskl和处理task2相互独立。
 
    假设性能评价模型符合M/M/1排队模型,在计算性能指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问题1](10分)
    计算图2—1所示的工作流模型的下列性能指标:
    (1)每个资源的利用率ρ ;
    (2)每个处理中的平均任务数L;
    (3)平均系统时间S;
    (4)每个处理的平均等待时间W。
[问题2](9分)
    图2—1所给出的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并不是最好的。实际上,对于工作流系统而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资源,采用不同的工作流设计,任务的平均等待时间也不尽相同。若要在不改变资源利用率、任务的到达速率和平均处理时间(S-W)的情况下,降低平均完成时间,在设计工作流系统时应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
[问题3](6分)
    针对以上三个设计原则,选择其中的一种原则对图2-1所示的工作流模型进行修正。
    给出修正后的工作流模型(画图说明)。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试题三(25分)
    阅读下列关于软件开发方法的讨论,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张工和李工分别是某公司信息系统项目组和系统开发组的负责人。下面是张工与李工讨论信息系统项目组承接的新项目时的对话。
    张工:我们这次承接的新系统很具有挑战性,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使用一种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所给的开发时间也比较短。我担心使用传统的SDLC(软件开发生存周期)方法可能无法按期完成系统开发任务。
    李工:这个项目有什么特点吗?
    张工:我不知道用户是否确切地明白他们想要一个怎样的新系统。他们提出了许多要求,但是我不敢确定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这个新系统的功能。而且,这个系统可能会相当复杂,因为它要与多个已有的系统进行交互。
    李工:我希望我们有更多使用RAD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方法的经验。目前你所面临的状况可能比较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张工:我同意。但是这个项目的时限不允许我们去学习运用RAD方法的工具以及即将要使用的新的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问题1](8分)
    用100字以内文字,分析使张工放弃采用传统的SDLC方法的原因。
[问题2](9分)
    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RAD方法的基本思想。
[问题3](8分)
    如果张工采用RAD方法开发该项目,应如何解决对RAD工具不熟悉以及使用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问题?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