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高中会考(学业水平&学分认定)历史

高中会考(学业水平&学分认定)历史

判断题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下图是民国初期的一幅婚礼合影。它反映出西式服装已逐渐被人们接受,西化的婚礼被民众广泛认可。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事件可作为背景材料用于研究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电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人们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局面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避免了美苏之间的对抗危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这样的评价是符合史实的。(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 10年后,中国人有了自己摄制的电影。(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至上为核心、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创立“郡县制”,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宰相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主持政府工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展会,陈列的展品中有铁路设备、轻纺制品、改良的蒸汽机和内燃机。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是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并发展了量子论。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以科技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为了继续限制权和加强皇权,北宋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财权、军权和和行政权。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材料中的“英雄”指的是麦哲伦。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文革十年,虽然是动荡的十年,但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仍取得不少成就,例如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查看答案
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判断题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从你们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内阁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思想是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47年,美、中等国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一事件可作为背景材料用于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辉煌,劳动者创新发明了众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通讯传媒发展迅速,上海地区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电话公司。 查看答案
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果。中美两国一致认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改善关系的基本前提,这一前提最终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 查看答案
判断题 20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为相对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俄国二月革命反对沙皇专制,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92年,海峡两岸的两个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一个中国”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实现了重大突破。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右图是一位东德妇女隔着柏林墙眺望其亲人的情景。柏林墙的修建不仅见证了德国的分裂,而且是美苏紧张对峙和战争频繁的集中体现。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真理的过程中,曾先后“以日为师” “以美为师”和“以俄为师”。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止共产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在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假说,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新中国的成立,既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扫除了障碍,也改变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方向。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查看答案
判断题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指的是世界银行的职能。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秦朝的农夫范喜良穿着棉衣在地里用铁锄干活。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992年中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查看答案
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要注意寻求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查看答案
判断题 《神曲》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