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初三历史

初三历史

单选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这句话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苏俄学习,如果共产党人要到苏俄的首都进行学习,你认为应该到哪个城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此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23年,苏联农民伊万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以后,把剩余的粮食运到附近集市上出售,结果应该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图中发生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象,类似于我国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不客观的是,这种体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列宁的主要贡献有
①领导“二月革命”
②领导“十月革命”
③实施新经济政策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⑤苏联成立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下面是1917年11月10日中国《民国日报》报导的几则消息:
“八日伦敦电:彼得格勒戌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
“七日俄京电:海军士卒,奉美克齐美尔党之命令,携械占据俄国官立通信社、电报总局、官银行、玛里宫(临时国会即以该宫为会所,今已休会)。京中未起骚乱。”
“八日伦敦电:路透社电接俄京官立通讯社报导谓:美克齐美尔党占据都城,已四处拘捕大员。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现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
⑵“美克齐美尔党”指什么党?(2分)“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其中“里林氏”指的是谁?(2分)
⑶被推翻的“克伦斯基政府”是什么政府?(2分)新成立了什么政府?(2分)
⑷“现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此处的“战”是指哪一战争?(2分)“里林氏”为什么“要求即行休战媾和”?(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简答:20世纪20-30年代,列宁、斯大林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14分)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影响?(6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西方汉学家在英文版先秦史里读到这样一句话:“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下列有关这句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汉武帝时代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郑和下西洋调解了当地国家间的纠纷,实现了和平共处,加强了经济及文化交流和联系。明代永乐年间,郑和到过的海外各国派使臣来华达318次,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的目 的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书中描述的“如来佛”无所不能,法力无边,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63年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大声疾呼:“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以人种,而是以其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出现不同人种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横跨欧亚非三洲,定都巴比伦的古代帝国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在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同学即将大学毕业,他想写一篇关于早期希腊社会的论文,他可以参考的著作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等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反映了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人”。起于意大利,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的首次接触与碰撞,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欧洲航海家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两任国王厉行君主专制和宗教专制,终于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是因为两任国王有着相同的统治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是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美国诞生的标志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汉谟拉比法典、《拿破仑法典》、美国1787年宪法的实质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法国在1789~1815年间出现过的政体不包括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主要是因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发表了小说《雾都孤儿 》,其故事发生在“烟雾弥漫”的伦敦。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请写出反映下列文明的著名建筑。
(1)反映古埃及、两河流域文明的(        ) 、(        )。
(2)反映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的(        ) 、(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文字是历史的载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请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1)古代中国人、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分别是(        )、(        ) 、(        )。
(2)文艺复兴的先驱及其代表作分别是(        ) 、(        )。
(3)否定了教会竭力维护的“地球中心说”的科学家有(        )、(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下图肖像是什么人?(2分)
  
(2)试列举他在历史上值得后人景仰的主要事迹。(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求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作为种种工业革命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早在18世纪前就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一直未被应用于工业。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用于开关宇宙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
这种由需求引起发明的模式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 来纠正这种不平衡。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第49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版
(1)写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讫时间,并指出它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4分)
(2)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的研制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2分)
(3)试举一例证明“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来纠正这种不平衡。”(2分)
(4)简述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中华民族的人格》是一本只有十几万字的薄薄的小册子,出版于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的一九三七年五月。这样一本小书竟然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多次重印。侵华日军惧于它的影响,曾对其发出过封杀令。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张先生(张元济)编撰出版这样一本书,是试图以中国的传统和古训来激励国人维护民族的尊严。在《编书的本意》中,他这样写道:
我们古来的圣贤, 都有很好的格言,指导我们,在书本上,也有不少的豪杰,可以做我们的模范……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有的是为尽忠,有的是为知耻,有的是为报恩,有的是为复仇,归根结果,都能做到杀身成仁,孟子说是大丈夫,孔子说是志士仁人,一个个都毫不愧色。这些人都生在二千多年以前,可见得我中华民族本来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谨守着我们先民的榜样,保全着我们固有的精神,我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
——选自毕唐书《当我仰望星空》,《读书》2009年第2期
问:从日军封杀《中华民族的人格》事件和《 编书的本意》来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展开了三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地中海的霸主。这场战争被称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欧洲人能够吃到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可可,非洲的咖啡、亚洲的茶叶成为美洲人日常的饮品,这些都应归功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8世纪,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集中体现。这次革命中,资产阶级提的最多的口号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共同影响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