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 爱查询 > 题库 > 初一政治

初一政治

简答题 福州三牧中学的初三学生江川,在2009年福州市中考中,以总分438.5分的成绩获得2009年福州市中考状元。在说起学习心得时,江川说,“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最关键就是上课认真听,多问问题。” 查看答案
简答题 观察下图,进行概括。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世界潜能学权威安东尼•罗宾提出,每个人脑的潜能仅仅是挖掘了一小部分,尽管进入中老年,都还有潜能未被开掘。近年研究还证实,每个人大脑的潜能是不一样的,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另一个方面。
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一:2009年9月,新学期的第一天,千万中小学生在电视机前共同上了一堂“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此次活动通过“潜能”、“团队”、“生命”等四十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掌握实用的避险逃生技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材料二: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诗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4分)
(2)中小学生掌握避险逃生的技巧有什么好处?(2分)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请你简要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4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15岁的姑娘小白,很有跳舞天分,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芭蕾舞演员。一场意外使她失去双腿。从此,小白一蹶不振,整天以泪洗面,甚至想到轻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的情绪表现是怎样的?(2分)
(2)小白可采用哪些方法来调控此情绪?(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一:2008年9月20日,广州市三棋少儿百杰赛分别在天河区的骏景小学(国际象棋)、荔湾区的冼基东小学(中国象棋)和越秀区的育才小学(围棋)举行。近几年,骏景小学多人获得三棋比赛佳绩,学校还着重选择情趣高雅、富有艺术魅力的国际象棋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发展。

材料二:经过半年多的调研,目前山东青岛市政协已形成一份两万多字的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调查表明,长期沉迷网络游戏,除了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身体素质产生不良影响外,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针对上述事例,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进行了热烈讨论,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观点明辨:请你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青少年情趣的雅与俗,并说说你判断的标准或依据。(4分)
(2)生活链接:青少年正处于培养高雅情趣的关键时期。请你说说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各举两例即可。2分)
(3)情趣规划: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4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未成年人属于易被不法侵害的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大力保护。然而侵害少年儿童的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守护着孩子,孩子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某中学七年级(1)班为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了一次“防范侵害,保护自我”的法制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列举你身边侵害未成年人的现象。(只少列举两条。4分)
(2)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教育学生防范身边的侵害?(至少三个方面。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粗糙的小板凳。
    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上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1)从爱因斯坦对待老师同学的态度,请你谈谈怎样对待他人的批评和议论?
(2)从爱因斯坦的做法中,你谈谈自信与自卑自负三者之间的区别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位父亲领着四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躲到不远处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 爸爸却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儿子开始直呼其名,他还是不理。于是,儿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可还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开始想办法。他发现土坑里有一个小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出了土坑。当他发现爸爸就在不远处蹲着,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是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来!”
(1)如果儿子依赖父亲从坑里拉上来将会给儿子带来什么危害?
(2)儿子在自己爬上来过程中培养什么品质?这种品质有什么影响?
(3)生活中,青少年我们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有关心理学家对1000多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追踪调查,调查表明,那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在以后的事业上获得很大成就,声名显赫,有些却一事无成,默默无闻。
那些获得较大成就的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忘我的献身精神,执着地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即使遇到多次重大挫折仍不动摇。那些一事无成、默默无闻的人,往往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消极地等待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所以说,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你同意心理学家们的这种结论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某建筑工程公司在居民区内昼夜施工,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为此,市环境保护局对其罚款5000元,并限制施工时间,但该公司置之不理。几天后,市环保局和市法院联合依法强制执行,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该公司如数缴纳了罚款并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施工,不再扰民。
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哪个特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一:年仅3岁的丢丢因父母吸毒成瘾,被当作所欠毒资的抵押品,押给了三名毒犯,继而遭到非人的摧残。
材料二:11岁的小学生夏辉因贪玩被父亲捆绑悬吊致死;小学四年级学生夏雯,因一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科科90分以上,被母亲活活打死;小学二年级学生王闯的母亲望子成龙,把儿子打成急性肾衰竭。
上述悲剧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怎么才能预防这类悲剧的发生?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在一次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
小明想其他人都怎么能和我比,冠军一定是我的!
小华虽有点紧张,但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会取得好成绩的。
小平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我声音小,胆子也小,肯定不行,其他人多优秀啊,我一定不行。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他们三个人的心理活动?(9分)
(2)三个人当中,谁最可能成为胜利者?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周末,初三学生李刚的父母有事外出,李刚独自一人在家里学习。这时,有人敲门说是上门抄水表的工人,李刚看其外表不像坏人,就打开门,告诉那人爸爸妈妈不在家。但那人进屋后,立即面露凶相,要求李刚把家里的钱全拿出来,否则就要揍李刚。李刚此时感到十分害怕。
(1)请问,我们在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应该怎么办?(6分)
(2)如果歹徒行凶,我们应如何智斗?(3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侯晶晶,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二十年前,她因双腿瘫痪,被迫辍学。她毅然迎战生理上、心理上和学业上的三重考验,在家坚持自学10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留校任教后,她勤奋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骄人业绩。同时,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尽力回报党和社会的培育之恩。曾被评为“江苏省自强模范”、“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自强模范”。2007年她又获得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1)人生难免有挫折。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3分)
(2)我们少年如何做能自强?请举一个在生活自强的例子?(5分)
(3)你从侯晶晶的成长事迹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4)“凡是身遇挫折、身处逆境的人都会成才。”这种看法对吗?(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王某,17岁,九年级学生,原来在学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给予了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习不改,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竟然发展将邻居家10岁男孩子李某骗至山湾偏僻处。李某不愿前行,王某遂卡其脖子,见李某呼救,又用石块猛砸其头部数下,致李某当场死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2分)
(2)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分)
(3)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分)
(4)王某由旷课开始,发展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中说明了什么?(2分)
(5)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王某的悲剧重演?(4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面对 “黄赌毒” 的诱惑,面对五花八门的“网吧”,有少数青少年被深深吸引,荒废了学业,走上了歧路,而更多的青少年却意志坚强,安心学习。对此,有人认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全靠个人自律和自我保护。你是怎样看待这问题的? 查看答案
简答题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是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的?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在现代社会,邻里关系还是疏远些好。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一:中国有两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邓小平从18岁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起,就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人民。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毕生奋斗的动力源是什么?在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写的序言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⑵请你分析⑴中的道理包括什么内容?(7分)有什么作用?(4分)如何去培养它?(6分)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有的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可见(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对吸烟的认识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实现生命的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下列能体现聪聪人生价值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假日中,我们走出校门家门走向自然,对自然进行观察认识和欣赏可以(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只有我们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我们的思想才能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说明(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如何拒绝不良诱惑?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青少年应该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青少年应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我们的生活精彩、新奇,充满无限乐趣,但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诱惑和伤害。对此,我们青少年要学会识别、抵制不良诱惑,要敢于说"不"。因此,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不良诱惑的侵害,就成为当前青少年认真面对的问题。
遇到下列情景,你会怎样做?
(1)面对一起玩的同学递过来的香烟,你会:(3分)
(2)面对同学到"营业性舞厅"去的邀请,你会:(3分)
(3)面对一起玩的"哥们儿"去勒索小同学钱的提议,你会:(5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一:晶晶喜欢摄影,暑假中,她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旅游,她一路上拍下了不少的照片。回到家后,她整理了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写上了旅游的地点、过程、感受。把这册照片称为《暑假生活情趣》,常常与爸爸、妈妈一起翻看,重温暑假生活。

材料二:丽丽热衷于化妆打扮,追求时尚,特别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打扮得有时不像一个中学生,为此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多次批评。由于她把心思花在打扮身上,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还有一些社会不良青年常到校来找她的麻烦。
请结合材料分析晶晶和丽丽的生活情趣。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有的中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可见(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对吸烟的认识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实现生命的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下列能体现聪聪人生价值的是(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假日中,我们走出校门家门走向自然,对自然进行观察认识和欣赏可以(    )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只有我们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我们的思想才能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说明(    )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如何拒绝不良诱惑?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青少年应该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 查看答案
简答题 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 查看答案
简答题 青少年应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我们的生活精彩、新奇,充满无限乐趣,但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诱惑和伤害。对此,我们青少年要学会识别、抵制不良诱惑,要敢于说"不"。因此,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不良诱惑的侵害,就成为当前青少年认真面对的问题。
遇到下列情景,你会怎样做?
(1)面对一起玩的同学递过来的香烟,你会:(3分)
(2)面对同学到"营业性舞厅"去的邀请,你会:(3分)
(3)面对一起玩的"哥们儿"去勒索小同学钱的提议,你会:(5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 材料一:晶晶喜欢摄影,暑假中,她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旅游,她一路上拍下了不少的照片。回到家后,她整理了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写上了旅游的地点、过程、感受。把这册照片称为《暑假生活情趣》,常常与爸爸、妈妈一起翻看,重温暑假生活。

材料二:丽丽热衷于化妆打扮,追求时尚,特别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打扮得有时不像一个中学生,为此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多次批评。由于她把心思花在打扮身上,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还有一些社会不良青年常到校来找她的麻烦。
请结合材料分析晶晶和丽丽的生活情趣。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小学的时候,小王的学习主要靠老师和家长的辅导。进入初中后,面对那么多的课程,他常常顾此失彼,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他为此烦恼不已。对此,你的认识是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这句话说明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玫瑰虽香,却浑身长满了扎人的刺;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力士瞠目的力量。他给我们的启示是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进入初中生活,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给自己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我国实施的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学习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已使200多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这表明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