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如何认识幼小衔接工作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

参考答案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整体的工作,其表现在: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一谈到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研究表明: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入学后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独立自理能力等准备不足。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不仅仅是在“智”的方面,更多的是由于身体、态度、习惯、意志、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独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而造成的。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素质。在衔接中仅偏重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则更片面了。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小时。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对游戏的间接指导比直接指导好。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就是要求教师多用言语的形式表扬、指导幼儿,学会倾听。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教师在用语言指导游戏时,口气应十分肯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  “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    )目标的范畴。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幼儿园的环境就是指幼儿园的校舍布置、幼儿生活的社区环境及家庭空间设计。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幼儿园中必须给幼儿教授大量的读写算知识,否则影响幼儿智力的开发。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教育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儿童人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