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单选题】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B.越南战争

  • C.朝鲜战争

  • D.柏林危机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 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市、县人大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00多万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了5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此次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历程,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09年9月1日举行的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通气会透露,三年多 来,全国共侦办涉黑案件1 267起,打掉恶势力13 00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9万多名、对196名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实行跨省异地服刑。开展打黑除恶斗争………………………(        )
①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②是国家行使专政职能的体现
③是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的体现     ④是巩固国家政权、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标志着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的是………………(        )
①经互会解散  ②苏联解体  ③华约解散  ④独联体成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M、N两国分别属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湾的访问行程中,部分随从人员遭到了“台独分子”的围攻,代表团的一些活动也遭到了滋扰。作为我国公民,对此应该…………………………………………(        )
①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行使自卫权,捍卫国家主权
③呼吁国家与其断绝外交关系                  ④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
①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②公民应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09年8月12日至8月31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向社会公开 征求意见,其中44个汉字的新写法引起90%以上公众反对,许多公民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加民 主决策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决策意识不断提高 ④参政议政、献言献策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关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我国在人权保护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现在………………(        )
①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     ②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③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④我国的人权主张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此次修改,中国实现了选举的普遍、平等、直接与间接相结合以及秘密四个选举基本原则。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采用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这种选举制度……(        )
①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②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③是完美无缺和一成不变的的      ④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