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试题三(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资料室需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室有图书管理员若干名,他们负责已购入图书的编目和借还工作,每名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包括工号和姓名;
    (2)读者可在阅览室读书,也可通过图书流通室借还图书,读者信息包括读者ID、姓名、电话和Email,系统为不同读者生成不同的读者ID;
    (3)每部书在系统中对应惟一的一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以下简称书目),书目的基本信息包括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以及本资料室拥有该书的册数(以下简称册数),不同书目的ISBN号不相同;
    (4)资料室对于同一书目的图书可拥有多册(本),图书信息包括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当前状态,每一本书在系统中被赋予惟一的图书ID;
    (5)一名读者最多只能借阅十本图书,且每本图书最多只能借两个月,读者借书时需由图书管理员登记读者ID、所借图书ID、借阅时间和应还时间,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在对应的借书信息中记录归还时间。
    某书目的信息如表3-1所示,与该书目对应的图书信息如表3-2所示。
 
    系统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
    (1)入库管理:图书购进入库时,管理员查询本资料室的书目信息,若该书的书目尚未建立,则由管理员编写该书的书目信息并录入系统,然后编写并录入图书信息;否则,修改该书目的册数,然后编写并录入图书信息,对于进入流通室的书,其初始状态为“未借出”,而送入阅览室的书的状态始终为“不外借”。
    (2)借书管理:读者借书时,若有,则由管理员为该读者办理借书手续,并记录该读者的借书信息,同时将借出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借出”。
    (3)还书管理:读者还书时,则记录相应借还信息中的“归还时间”,对于超期归还者,系统自动计算罚金(具体的计算过程此处省略)。同时修改该图书的状态为“未借出”。
    (4)通知处理:对于已到期且未归还的图书,系统通过Email自动通知读者。
【问题1】(2分)
    根据以上说明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如图3-1所示,请指出读者与图书、书目与图书之间的联系类型。
 
【问题2】(2分)
    该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关系模式如下,请补充“借还记录”关系中的空缺。
    管理员(工号,姓名)
    读者 读者ID,姓名,电话,Email)
    书目 ISBN号,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月,册数,经办人)
    图书(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状态,经办人)
    借还记录(_____ (a) _____,借出时间,应还时间,归还时间)
    注:时间格式为“年.月.日 时:分:秒”
【问题3】(4分)
    请指出问题2中给出的读者、书目关系模式的主键,以及图书和借还记录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问题4】(7分)
    若系统增加新的预约需求,其业务处理描述如下:
    若图书流通室没有读者要借的书,则可为该读者建立预约登记,需要记录读者ID、书的ISBN号、预约时间和预约期限(最长为10天)。一旦其他读者归还这种书,系统将自动查询预约登记表,若存在有读者预约该书的记录,则将该图书的状态修改为“已预约”,并将该图书ID写入相应的预约记录中(系统在清除超出预约期限的记录时解除该图书的“已预约”状态),同时通过Email通知该预约读者办理借阅手续。对于超出预约期限的预约记录,系统将自动清除。
    为满足上述需要,应对图3-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如何修改或补充,请给出修改后的实体联系图,并对关系模式做相应的修改或补充,指出新增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参考答案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