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裁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是如何贯彻唯物辩证法的?

参考答案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中国特色。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占支配地位,所以我们要抓重点。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4分)
(2)联系具有普遍性,在城镇化道路建设中要把握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要做好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整体,处理好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4分)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要通过制度改革、设施建设、协调规划、管理加强等来实现。(4分)

相关试题

单选题 (2010年高考•江苏卷30)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年高考•江苏卷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高考•北京卷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高考•浙江卷28)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粤西北九校2010届高三上期末联考) 2010年是虎年,为筹备“虎跃龙腾闹新春”为主题的春晚节目,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于近日考察了民权县王公庄“画虎村”,挖掘虎文化,并有意邀请“民权虎”上春晚舞台。王公庄的“虎”产业也随着虎年的到来更加“虎虎生风”。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为挖掘虎文化深入考察“画虎村”的哲学依据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年高考•上海卷20)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中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变化就是发展
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③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珠海2010届高三上期末)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办的创新班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基因组中除原先公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删除多态性和结构性变异以外,还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可见,慧能认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共同之处是肯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含”。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汕头201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状况、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给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这表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