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
zhòuwén

籀文

  • 拼音zhòu wén
  • 注音ㄓㄡˋ ㄨㄣˊ

词语解释

❶ 古代大篆字的字体。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

a sty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引证解释

❶ 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也叫“籀书”、“大篆”。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字体多重迭。 春秋、战国 间通行于 秦国。与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来自:(汉语词典)

《法书要录》卷七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上·籀文》:“案籀文者, 周 太史 史籀 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
王国维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是 秦 之小篆本出大篆,而《苍頡》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谓 秦 文,即籀文也。” 来自:(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❶ 书体名。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笔划较小篆繁复。根据近人王国维先生考订,籀文当为周秦之间通行于西土的文字,为秦地相近地区所用。

近音词 / 同音词

相关组词

网络解释

1.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也叫"籀书"﹑"大篆"。因着录于《史籀篇》而得名。字体多重叠。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与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