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成语

一倡百和

yī chàng bǎi hé

成语解释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成语简拼

ycbh

成语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郢书燕说,一倡百和。”

成语举例

有年老者,以为财神变相,亟以香烛净茶祝而送之,一倡百和,比户皆然,喧闹半时。(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其他解释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❶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指附和的人非常多。

when one starts singing,all the others join in; meet with general approval;

❶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极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胡公去狐》:“抵暮张烛而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宣帝》:“滑胥疲民,一倡百和,鼓其欲速之辞,而害自此成。”
袁庙 等《辛亥革命征信录》:“二十一日晨,因喧传官钱局钱票无用,一唱百和,拥至 汉口 官钱局强抢。” 来自:(成语)

❶ 一人提倡,百人附和。比喻响应附和的人很多。语本汉·桓宽也作「一唱百和」。

《盐铁论·结和》:「人罢极而主不恤,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 来自: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