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古诗大全

吕本中的诗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

1人物简介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钱钟书认为"他的诗始终没有摆脱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影响,却还清醒轻松,不像一般江西派的艰涩"①,钱基博认为"其为诗骨力坚卓,亦得法庭坚,妥帖自然过之,而才力高健不如,所以格较浑而语为驽"②,以上确为中肯之评. 吕氏早年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效法陈师道黄庭坚,诗风轻松流美,"清芙可爱"③. 二十岁左右戏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使"江西派"定名. 虽然未把自己列入其中,但后人多视其为"江西派". 后期推崇李白苏轼. 南渡后,时有悲慨时事之作,诗风也更为浑厚.词作虽仅二十七首,但亦有佳评. 王灼谓其词"佳处"亦"如其诗"④. <<;啸翁词评>>;谓其词"工稳清润"⑤.其词多为小令,题材范围偏小,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不及诗作之浑厚. 主要写离愁别恨,风花雪月,村色野景,南渡流寓江左后亦有思乡怀国之作. 词风新奇清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面就以其几首佳作为例浅论其词作的三个特点.

2清丽自然的民歌情调

陈如江(2ChA.nEt)

谓吕本中词"流动明畅,清丽自然,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呈现出清新流美的民歌风味,是对小令的开拓"⑥.以此篇《采桑子》而言:来自:(古诗大全)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此类佳作在唐诗宋词中可以找出不少,要能使人读后尤有余味经久不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张炎《词源》云:"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作词本当如此。但构思容易,变成语言确很难不变的平淡无奇。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好"即是此意。佳作看似妙手偶得实际上却包含了作者的无穷心血。

这首词写离愁别恨,无一用典,词句极平常,但却别有风味,全无文人气。《长恨歌》写死别,故恨无绝期;此词写生离,故归即无憾,只求团圆。上片写其南北漂泊,东西奔走,只有江楼月亮伴随左右,思"君"之情甚浓。此处"南北东西"反复使用,既指人的漂泊,又指月的相随,白描之下,感情自然流露出来。"恨君"也是民歌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只是此处的"恨君"实为思"君"念"君",而"无别离"却是难相随。"无"只是作者心头的美好愿望而已。下片"恨君却似江楼月"和上片"恨君不似江楼月"一字之差,"暂满还亏"亦如"南北东西"反复使用,深具民歌的重叠之美。而以"江楼月"作比:月明随人"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是多么的美好,恨不得"君"立刻变成这清空中的明月长伴左右;而月分明也"月亏盈"(元好问《鹧鸪天》),"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缺多而满少,"待得团圆是几时"?"君"作此月岂不难相聚。同是一个月亮,在上下片中比拟的情感、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如此困难而又自然贴切,构思精巧,无雕琢的痕迹,实在难得,也颇有民歌的韵味。

若论清新自然,吕居仁词作中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

《虞美人》(平生臭味如君少) "清风也到江南路"

《虞美人>>(平生臭味如君少) "对人不是忆姚黄,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虞美人》(梅花自是于春懒) "几回冲雨过疏篱"

《长相思》(要相忘) "要相忘,不相忘"

《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满江红》(东里先生) "门前流水清如玉"

细读之下,便可知陈如江所言非虚。此类词作,词浅而意深,清畅而婉丽,少做作之态,确实是一时佳作。

3婉转凄清的朦胧美

前文曾经提到陈如江认为"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韦端己词以白描写闺情离愁,淡雅清丽,确为神品。吕居仁词虽未达到这个高度,但也有其自身特点。以此篇"踏莎行"而言,首句"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便有皇浦松、和凝短歌的风味。古诗大全2Cha.neT提供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花比雪,在诗词中所用颇多。范成大《秦楼月》;云"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即以杏花比雪写闺情,周密《清平乐》;亦有句云"欲梅欲雪天时"。此处雪与梅花同来,且形似色近,故曰"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此为"似"。而雪色似而神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少梅花清香之态,故为“不似”。由2chA.nEt提供

此篇"梅花"与"雪",如梦境如画境,极尽迷离之态,似清水出芙蓉。而与下文联系,此中含义颇多。温庭筠词云"鬓云欲度香腮雪",雪亦可指女子雪白的皮肤,而非仅仅自然界的白雪而已。梅雪奇绝,暗香浮动,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梅雪最宜赏玩,作者心中有事,却厌其"恼人",伴以"南楼月",更增其婉转凄清。此处"南楼月",没有明说恼人的原因。而有梅有雪有月,欧阳修《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知一二。而"记得去年"等句念下,果然如此。去年探梅,二人共赏,而今物是人非,"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正是"到今犹恨轻离别"。词起结最难,而结犹是,"到今犹恨轻离别"之句,独有画龙点睛之妙。词至此,方为分明。而先雪再梅继之以月,如雪中花,将离情委婉道来,别有一种朦胧美。

宋人写采莲歌多矣,而切不可看做少年情侣嬉游之作。此处采莲的并非平常女子,而是与作者共游的歌妓。故采莲歌多为咏歌妓嬉游之作。就此篇而言,此"君"为何"君"实在难以查明。吕居仁年少风流,亦诗亦酒,白居易《赠长安妓人阿软》;云"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千花百草看似春景,实指歌妓。而此处似乎也可以这样认为。吕居仁词中亦有"游词"⑦即是明证。例如此篇《西江月》;似乎是才力不可而为之:

西江月//2cha.net/shi/

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来自(古诗大全)

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熏。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

而《踏莎行》;(雪似梅花)则不沾香艳气,独有婉转美。古诗大全2chA.nET提供

4深刻精微的感受

叶嘉莹认为,好的诗歌必须同时具备"深刻精微的感受"和"完美适当的叙写",况周颐<<惠风词话>>;也认为"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篇<<;南歌子>>;恰如其言:

南歌子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即为旅途感受。驿路映斜月,溪桥凝晓霜,极清极冷,未著一字而人已在其中。"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农舍短篱中,残菊寂寞开黄花,使人感觉在深山中度过的重阳格外凄清。北宋亡后诗人流寓江左,家国沦亡之痛极其深沉,而在此,仅轻轻带过,虽感情凝重而下笔轻灵,实不愧为"完美适当之叙写"."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原是旅途中常有之事,唯其在此重阳佳节,格外凄然,而"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江左风光,尤为人称颂,而此时身在江左,所感觉的只能是凄凉之情--南宋只半壁江山,故园难归,又怎可言欢?诗的主题至此显现--并非仅是旅途风物感受而已,更多的是忧时伤乱。来自:(古诗大全)

吕居仁虽然少年颇为自在和自得,可以称得上潇洒,但为官之后,才可知为官之道亦颇为不易。他先是受佞臣秦桧之苦,再遭弃国离家之痛,加之羁旅行役和世态炎凉的感受,内心非常痛苦。而这种痛苦因为基于其自身的感受更为真切,非平常小曲可比――这却是"深刻精微之感受"。再看其<<;满江红>>;(东里先生)来自(古诗大全)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来自古诗大全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古诗大全由2cha.net提供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黄苏《蓼园词话》评曰"写村居乐趣,骨秀神清,玲珑高韵,由其无机胜也。朗吟一过,觉陶渊明《归去来词》后,有此杰作"。此篇既清丽自然,又能感能写。"门前流水清如玉","丛丛菊","萧萧竹"等笔触轻快,色泽鲜明,清切婉丽,而"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等句,缘景而发,确是作者的深刻感受,观其所写之物,实际上情亦在其中,此即所谓的情景交融,也就是"深刻精微的感受"和"完美适当的叙写"的统一。来自(古诗大全)

吕居仁词存世仅二十七首,但细细挑选之下,亦能拣出十多首佳作赏玩,实在难得。他的词,或清丽淡雅,或凄清婉转,或新奇拗折,或明白浑厚,虽不及温飞卿之"句秀",韦端己之"骨秀",李重光之"神秀"(王国维语),亦有自家风味。后人多厚其诗而薄其词,实在太过偏颇。

注释:古诗大全2Cha.neT提供

①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一百一十五页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一九九五年,六百五十四页古诗大全2chA.nET提供

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④王灼,<<;碧鸡漫志>>;,巴蜀书社,一九九九年来自(古诗大全)

⑤冯金伯辑,<<;词苑萃编>> 卷五引,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

⑥陈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词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2ChA.NEt/Shi/)

⑦金应圭《词选》后序云:规模物类,依托歌舞。哀乐不衷其性,虑欢无来自:(古诗大全)

与乎情。连章累篇,义不出乎花鸟。感物指事,理不外乎酬应。虽既雅而不艳,

斯有句而无章。是谓游词。―――转引之王国维《人间词话》来自:古诗大全

参考文献:(//2ChA.net/sHi/)

【1】 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5

【2】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古诗大全由2cha.net提供

【3】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5

【4】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来自:(古诗大全)

【5】 王灼.《碧鸡漫志》.巴蜀书社,1999

【6】 冯金伯.《词苑萃编》.中华书局, 1986

5吕本中词集

吕本中 (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代表词作有《采桑子》、《蝶恋花》、《减字木兰花》、《生查子》(一)等,其中《采桑子》描写一女子的刻骨相思,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西江月”,恨恋人“不似”和“却似”,比喻巧妙,写法新颖别致,又饶有民歌风味,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妙手天成的上乘之作。词《蝶恋花》结句中的“眉尖一点”的指代也十分新巧,值得一提。东莱著有《东莱诗集》、《紫微诗话》、《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辑有《紫微词》。(2ChA.nEt)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来自:(古诗大全)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蝶恋花

巧语娇莺春未暮,杨柳风流,恰过池塘雨。

芳草满庭花满树,无情蝴蝶飞来去。来自古诗大全

睡起小奁香一缕,玉篆回纹,等个人分付。

桃叶不言人不语,眉尖一点君知否。来自古诗大全

减字木兰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2Cha.NET古诗大全提供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2CHa.NEt)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自:古诗大全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来自(古诗大全)

生查子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

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

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

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生查子2Cha.NET古诗大全提供

残春雾雨余,小院黄昏后。来自:(古诗大全)

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2cha.net/sHi/)

酴醿插髻云,岁岁长如旧。

不是做词迟,却怕添伊瘦。

生查子由2chA.nEt提供

人分南浦春,酒把阳关盏。古诗大全

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

愁随苦海深,恨逐前峰远。

更听断肠猿,一似闻弦雁。

如梦令来自:(古诗大全)

海雁桥边春苦,几见落花飞絮。(//2cha.net/sHi/)

重到柳行西,懒问画楼何处。

凝伫,凝伫,十顷荷花风雨。by 2cha.nET

西江月来自(古诗大全)

渺渺风吹月上,蒙蒙雾挟霜回。

百年心事老相催,人在夕阳落外。//2cha.net/shi/

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2ChA.net/sHi/)

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

西江月来自古诗大全

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来自:(古诗大全)

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

金鼎清泉乍泻,香沉微惜芳薰。(2ChA.nEt)

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来自:古诗大全

采桑子(2cHa.nEt)

乱红夭绿风吹尽,小市疏楼。

细雨轻鸥,总向离人恨里收。

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

水自东流,不似残花一样愁。

长相思来自:(古诗大全)

要相忘,不相忘,

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2CHA.Net)

欲下床,却上床,

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

南歌子古诗大全由2cha.net提供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2CHa.NEt)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来自:(古诗大全)

宣州行

小溪篷底湖风重。吹破凝酥动。

一枝斜映庾门深。古诗大全2chA.nET提供

冷淡无言香泛、月华清。来自:(古诗大全)

已经轻瘦谁为共。魂绕徐熙◇。(//2ChA.NEt/Shi/)

耻同桃李困春容。

肯向毫端开发、两云中。

浪淘沙

柳色过疏篱,花又离披。(2CHa.NEt)

旧时心绪没人知。

记得一年寒食下,独自归时。

归后却寻伊,月上嫌迟。

十分斟酒不推辞。

将为老来浑忘却,因甚沾衣。

清平乐

柳塘新涨,艇子操双桨。

闲倚曲楼成怅望,是处春愁一样。

傍人几点飞花,夕阳又送栖鸦。

试问画楼西畔,暮云恐近天涯。

清平乐

故人何处,同在江南路。

百种旧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

旧愁百种谁知,除非是见伊时。

最是一春多病,等闲过了酴醿。古诗大全由2cha.net提供

朝中措

病香无力傍栏干,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菩萨蛮

客愁不到西池路,残春又逐花飞去。by 2cha.nET

今日傍池行,新荷昨夜生。来自(古诗大全)

故人千虑绕,不道书来少。

去住隔关河,长亭风雨多。来自:(古诗大全)

菩萨蛮(//2cHa.neT/sHI/)

高楼只在斜阳里,春风淡荡人声喜。

携客不嫌频,使君如酒醇。

花光人不会,月色须君醉。

月色与花光,共成今夜长。(2CHa.NEt)

菩萨蛮

登楼一望南山雪,使君风味如新月。来自:(古诗大全)

月向雪前明,主人今夜情。(//2ChA.NEt/Shi/)

平生相与意,老病犹堪记。

对酒为君欢,酒杯嫌未宽。来自:古诗大全

虞美人

梅花自是于春懒,不是春来晚。来自:(古诗大全)

看伊开在众花前,

便道与春无分、结因缘。

风前月下频相就,笑我如伊瘦。

几回冲雨过疏篱,

已见一番青子、缀残枝。

虞美人(//2ChA.net/sHi/)

平生臭(xiu)味如君少,自是君难老。2cha.net

似侬憔悴更谁知,

只道心情不似、少年时。(//2ChA.NEt/Shi/)

春风也到江南路,小槛花深处。

对人不是忆姚黄,

实是旧时风味、老难忘。

满江红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由2chA.nEt提供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

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2cha.net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2ChA.nEt)

渔家傲来自古诗大全

小院悠悠春未远,牡丹昨夜开犹浅。

珍重使君帘尽卷。(//2cha.net/sHi/)

风欲转,绿阴掩映栏干晚。

记得旧时清夜短,洛阳芳讯时相伴。来自:(古诗大全)

一朵姚黄松髻满。

情未展,新来衰病无人管。

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由古诗大全古诗大全提供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2ChA.nEt)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沉醉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浣溪沙

暖日温风破浅寒,短青无数簇幽栏。(2ChA.nEt)

三年春在病中看。来自:(古诗大全)

中酒心情浑似梦,探花时候不曾闲。

几年芳信隔秦关。

浣溪沙

共饮昏昏到暮鸦,不须春日念京华。

迩来沉醉是生涯。(2CHA.Net)

不是对君犹惜醉,只嫌春病却怜他。

愿为蜂采落残花2Cha.NET古诗大全提供

6吕本中传

吕本中字居仁,元祐宰相公著之曾孙、好问之子。幼而敏悟,公著奇爱之。公著薨,宣仁太后及哲宗临奠,诸童稚立庭下,宣仁独进本中,摩其头曰:“孝于亲,忠于君,儿勉焉。”来自:(古诗大全)

祖希哲师程颐,本中闻见习熟。少长,从杨时、游酢、尹焞游,三家或有疑异,未尝苟同。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绍圣间,党事起,公著追贬,本中坐焉。

元符中,主济阴簿、秦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帅司干官。宣和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靖康改元,迁职方员外郎,以父嫌奉祠。丁父忧,服除,召为祠部员外郎,以疾告去。再直秘阁,主管崇道观。来自:(古诗大全)

绍兴六年,召赴行在,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内侍李琮失料历,上以潜邸旧人,不用保任特给之。本中言:“若以异恩别给,非所谓‘宫中府中当为一体’者。”上见缴还,甚悦,令宰臣谕之曰:“自今有所见,第言之。”来自:古诗大全

监阶州草场苗亘以赃败,有诏从黥,本中奏:“近岁官吏犯赃,多至黥籍,然四方之远,或有枉滥,何由尽知?异时察其非辜,虽欲抆拭,其可得乎?若祖宗以来此刑尝用,则绍圣权臣当国之时,士大夫无遗类久矣。愿酌处常罚,毋令奸臣得以藉口于后世。”从之。(//2cha.net/sHi/)

七年,上幸建康,本中奏曰:“当今之计,必先为恢复事业,求人才,恤民隐,讲明法度,详审刑政,开直言之路,俾人人得以尽情。然后练兵谋帅,增师上流,固守淮甸,使江南先有不可动之势,伺彼有衅,一举可克。若徒有恢复之志,而无其策,邦本未强,恐生他患。今江南、两浙科须日繁,闾里告病,倘有水旱乏绝,奸宄窃发,未审朝廷何以待之?近者臣庶劝兴师问罪者,不可胜数,观其辞固甚顺,考其实不可行。大抵献言之人,与朝廷利害绝不相侔,言不酬,事不济,则脱身而去。朝廷施设失当,谁任其咎?鸷鸟将击,必匿其形,今朝廷于进取未有秋毫之实,所下诏命,已传贼境,使之得以为备,非策也。”又奏:“江左形势如九江、鄂渚、荆南诸路,当宿重兵,临以重臣。吴时谓西陵、建平,国之藩表,愿精择守帅,以待缓急,则江南自守之计备矣。”来自:(古诗大全)

内侍郑谌落致仕,得兵官。本中言:“陛下进临江浒,将以有为,今贤士大夫未能显用,岩穴幽隐未能招致,乃起谌以统兵之任,何邪?”命遂寝。引疾乞祠,直龙图阁、知台州,不就,主管太平观。召为太常少卿。

八年二月,迁中书舍人。三月,兼侍讲。六月,兼权直学士院。金使通和,有司议行人之供,本中言:“使人之来,正当示以俭约,客馆刍粟若务充悦,适启戎心。且成败大计,初不在此,在吾治政得失,兵财强弱,愿诏有司令无乏可也。”2Cha.NET古诗大全提供

初,本中与秦桧同为郎,相得甚欢。桧既相,私有引用,本中封还除目,桧勉其书行,卒不从。赵鼎素主元祐之学,谓本中公著后,又范冲所荐,故深相知。会《哲宗实录》成,鼎迁仆射,本中草制,有曰:“合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霸;散牛李之党,未如明是以去非。”桧大怒,言于上曰:“本中受鼎风旨,伺和议不成,为脱身之计。”风御史萧振劾罢之。提举太平观,卒。学者称为东莱先生,赐谥文清。

有诗二十卷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春秋解》一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