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古诗大全

况周颐的诗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1生平简介

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援例授内阁中书,任会典馆绘图处协修、国史馆校对。叙劳以知府用,分发浙江。在京师为官期间,与同乡王鹏运友善,结词社,朝夕唱和,钻研词学,人称“王况”,共创临桂词派。1895年,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府,领衔江楚编译官书局总纂。戊戌变法后,离京南下,掌教常州龙城书院,讲学南京师范学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后充任安徽宁国府盐厘督办。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民国年间寓居上海,卖文为生,穷困潦倒,以至无米下锅。曾为刘承干嘉业堂校书。民国十五年(1926)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八,葬湖州道场山。2chA.neT古诗大全提供

2文学创作

词作特色

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50年,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季四大家。20岁前,词作主“性灵”,“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赵尊岳《蕙风词史》)。光绪十四年(1888)入京后,与当时词坛名家同里前辈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请益,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变。稍尚体格,词情也较沉郁,如〔齐天乐〕《秋雨》等。中日甲午(1894)战争时,愤于外敌入侵,写下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越的篇什,如〔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赋》、〔苏武慢〕《寒夜闻角》、〔水龙吟〕《二月十八日大雪中作》、〔摸鱼儿〕《咏虫》、〔水龙吟〕“声声只在街南”等,反映“嘶骑还骄,栖鸦难稳”的现实和“壮怀空付,龙沙万里”的感慨。有一些作品则是对清室的兴衰、君臣的酣嬉、深致忧思,如〔三姝媚〕的“红楼依然,玉容歌舞”、〔莺啼序〕的“有恨江山,那能禁泪”等。

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孝臧唱和,受朱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遗老情绪。如〔倾杯〕《丙辰自寿》,以“老圃寒花”自比;〔水调歌头〕《壬戌六月十一日集海日楼为寐叟金婚贺》中,更明显地表露出“指顾光华复旦,仙仗御香深处,比翼更朝天”的复辟幻想。

词学主张

况周颐尤精词评。著有《蕙风词话》 5卷,325则。是近代词坛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著作。1936年,《艺文》月刊又载《续编》2卷,凡136则,系辑自况氏各种杂著。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取正续两编为一集,统名《蕙风词话》,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合刊出版。况周颐的词学理论,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蕙风词话》卷一),即词必须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又吸收王鹏运之说,标明“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朱孝臧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龙榆生《词学讲义附记》引)。

3著述名录

况周颐著作,有词9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晚年删定为《蕙风词》2卷。又有《秀道人修梅清课》1卷,与张祥龄、王鹏运联句词作《和珠玉词》1卷。又辑有《薇省词抄》11卷,《粤西词见》2卷,《词话丛钞》10卷。

此外,尚著有《词学讲义》、《玉栖述雅》、《餐樱庑词话》、《历代词人考略》、《宋人词话》、《漱玉词笺》、《选巷丛谭》、《西底丛谈》、《兰云菱梦楼笔记》、《蕙风簃随笔》、《蕙风簃二笔》、《香东漫笔》、《眉庐丛话》、《餐樱庑随笔》等。来自:(古诗大全)

4文人评价

王国维:蕙风词,小令似叔原(晏几道),长调亦在清真(周邦彦)、梅溪(史达祖)间,而沈痛过之。彊村(朱孝臧)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人间词话》下)

叶恭绰:夔笙先生与幼遐翁(王鹏运)崛起天南,各树旗鼓。半塘气势宏阔,笼罩一切,蔚为词宗;蕙风则寄兴渊微,沉思独往,足称巨匠;各有真价,固无庸为之轩轾也。(《广箧中词》二)2chA.neT古诗大全提供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盖周颐之词,细腻熨贴,典丽风华,阔大不及祖谋,而绵密则过之焉。然周颐之词学,实得助於祖谋者不鲜,尝语人曰:‘ 余之为词,二十八岁以后,格调一变,得力於半塘;比岁守律綦严,得力於沤尹。人不可无良师友也。’”

龙榆生《清季四大词人》:“(其词)多偏于凄艳一路,而少苍凉激壮之音。 ”2cha.net

一样风光一样感;几经世事几经愁。——赠清内阁中书况周颐

况周颐去世时,朱孝臧葬其于浙江湖州道场山。此联以平淡之语表达深沉之意。上联评赞况周颐不以外物而悲喜的处世态度;下联兴慨其面对人生遭遇的坦然之怀。(见《古今名人联话》)

5家世详介

况周颐祖原籍湖南宝庆府,明末,其七世祖况一几由湖南宝庆迁广西,生太高祖况成武。而高祖况宏刚任广西抚标右营把总,升千总,恩荫一子,应授忠显校尉,敕赠奋武郎,桂林营把总。曾祖况世荣,字缨传,荫七品太学生,赐赠中宪大夫。

祖父祥麟,字皆知,号葵杠,嘉庆庚申(1800)恩科举人,诰封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是个文学家,也是文字学,音韵学家,著有《红葵斋诗草附词》,《葵杠笔记》,《六书管见》。况祥麟为人和善,善启迪后进,对晚辈的学识品行影响很大。祖母朱镇,字静媛,名门闺秀,敕封太孺人,诰封太恭人。能诗能词,号称“临桂女史”,著有《澹如轩诗草》。

父亲况洵,字云衢,号瑜卿,邑廪贡生,候选训导,历署河池州学学正,西林县学训导,敕授修职郎,赐封文林郎,钦加内阁中书衔,诰封奉政大夫。母氏许,敕封孺人,赐封正七品太孺人,诰封太宜人。生母氏李,诰封太宜人。

大伯况澍,字雨人,道光乙酉年(1825)举人,己丑年(182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康熙字典》,改刑部贵州司主事,升福建司员外郎,诰授奉直大夫。著有《东斋杂著》,《东斋诗集》。

二伯况澄,字少吴,郡廪生,嘉庆戊寅恩科举人,道光壬午(1822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则例馆提调,官江西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山东道,贵州道监察御史,兵科,刑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巡视西城。简放河南粮盐道两署,河南按察使。曾任道光甲午陕甘乡试主考官,道光癸巳会试,道光辛卯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庚子河南乡试提调官。诰授中宪大夫。有《春秋属辞比事记补》,《西舍诗文》《使秦记程集》,《杂体诗钞》行世。

三伯况诠,字怡卿,廪贡生,候选训导,例授修职郎,敕赠文林郎,钦加内阁中书衔。2cha.net

胞兄吉生。胞姊三,长适灵川周廷揆,诰封正一品夫人;二姊适同邑黄俊熙,例赠正七品孺人;三姊适同邑周德溥,例封宜人。古诗大全

长子况维琦,字又韩,画家。长女况绵初(维琚),嫁篆刻名家陈巨来。

6作品选摘

【减字浣溪沙】

风雨高楼悄四围,残灯黏壁淡无辉,篆烟犹袅旧屏帏。

已忍寒欺罗袖薄,断无春逐柳棉归,坐深愁极一沾衣。

【减字浣溪沙】//2cha.net/shi/

一向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栏凭损缕金衣。

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

惜起残红泪满衣,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来自(古诗大全)

【江南好·咏梅】//2cha.net/shi/

娉婷甚,不受点尘侵。随意影斜都入画,自来香好不须寻。人在绮窗深。

【鹧鸪天】来自(古诗大全)

如梦如烟忆旧游,听风听雨卧沧洲。烛消香灺沈沈夜,春也须归何况秋。

书咄咄,索休休,霜天容易白人头。秋归尚有黄花在,未必清樽不破愁。

【定风波】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古诗大全2Cha.nET提供

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来自(古诗大全)

【唐多令·甲午生日感赋】

已误百年期,韶华能几时?揽青铜、漫惜须眉。试看江潭杨柳色,都不忍、更依依。2CHa.net提供

东望阵云迷,边城鼓角悲。我生初、弧矢何为?豪竹哀丝聊复尔,尘海阔,几男儿。来自:(古诗大全)

【曲玉管·忆虎山旧游】

两桨春柔,重闉夕远,尊前几日惊鸿影。不道琼箫吹彻,凄感平生。忍伶俜。

杳杳蘅皋,茫茫桑海,碧城往事愁重省。问讯寒山,可有无限伤情?作钟声。

换尽垂杨,只萦损、天涯丝鬓。那知倦后相如,春来苦恨青青。楚腰擎。(2cha.Net)

抵而今消黯,点检青衫红泪,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苏武慢·寒夜闻角】来自(古诗大全)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2cha.net

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

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2CHa.NEt/Shi/)

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摸鱼儿·咏虫】

古墙阴、夕阳西下,乱虫萧飒如雨。西风身世前因在,尽意哀吟何苦?

谁念汝?向月满花香,底用凄凉语?清商细谱。奈金井空寒,红楼自远,不入玉筝柱?

闲庭院,清绝却无尘土,料量长共秋住。也知玉砌雕栏好,无奈心期先误!

愁谩诉,只落叶空阶,未是消魂处。寒催堠鼓。料马邑龙堆,黄沙白草,听汝更酸楚。

【水龙吟】(2chA.NeT)

己丑秋夜,赋角声《苏武慢》一阕,为半塘所击赏。乙未四月,移寓校场五条胡同,地偏,宵警呜呜达曙,凄彻心脾。漫拈此解,颇不逮前作,而词愈悲,亦天时人事为之也。(2cha.Net)

声声只在街南,夜深不管人憔悴。凄凉和并,更长漏短,彀人无寐。

灯炧花残,香消篆冷,悄然惊起。出帘栊试望,半珪残月,更堪在,烟林外!

愁入阵云天末,费商音、无端凄戾。鬓丝搔短,壮怀空村,龙沙万里。

莫谩伤心,家山更在,杜鹃声里。有啼乌见我,空阶独立,下青衫泪。by 2c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