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古诗大全

六合怀古诗 偃松(《光绪志》作‘偃盖松’)

郏滂的诗 【唐代】

千年松树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见说瓦棺藏桧下,杜生题后定时名。
(以上二十首均录自上海图书馆据天一阁藏本所摄胶卷明嘉靖刻本嘉三十二年黄绍文纂《六合县志》〖简称《嘉靖志》〗卷八《艺文志·诗类》。
校以光绪癸未年刊贺廷寿纂《六合县志》〖简称《光绪志》〗卷七所录诗及光绪刊朱绪曾辑《金陵诗征》卷三五所收诗。
《光绪志》录十六首,缺《治浦桥》、《滁河》、《儒学旧基》、《城隍庙》四首。
《金陵诗征》仅收《龙池》之一、《废如归馆》二首。
)-1199-(〖1〗《嘉靖志》题注:‘《嘉定志》:偃松在牛市街,文宣王庙前,偃蹇若盖,清阴数亩。
传云杜荀鹤所植。
又云松下有瓦棺。
’〖2〗《光绪志》诗末注:‘古志云,松下有瓦棺。
’〖3〗《嘉靖志》诗末注:‘按以上二十首,皆郏滂诗。
五十首,今《成化志》所载仅数首耳,余皆《嘉定志》得之,然尚未及其半云。
’〖4〗《嘉靖志》卷首凡例云:‘宋嘉定间县令刘昌诗所修志,板已劘灭,其本无传。
近于藏书家觅得写本,据其所载,有可采者增入。
’〖5〗《嘉靖志》卷四《秩官志》云:‘郏滂,光化中为六合宰,尝作《怀古诗》五十首,叙灵岩则曰:“岩峻尝有灵瑞。
”叙龙津则曰:“士马更戍往来。
”若儒学、士林馆、龙池、昌市楼等处,皆有题咏。
意滂必文彩风流之士,当时之民被和平之化矣。
惜其政事无传,诗之存者载《诗纪》。
’末注:‘《嘉定》、《成化志》。
’〖6〗《光绪志》卷四《官师志》云:‘郏滂,光化中为六合令。
惧文献无征,作《怀古诗》五十首,各系以小叙,今其诗存者三十二首,惜政迹不传。
’〖7〗《金陵诗征》卷三五录滂诗二首,小传云:‘滂,光化中六合令,因家焉。
’注云:‘宋《嘉定六合县志》云:郏令惧棠邑文献无征,作《怀古诗》五十首,各系以小叙,其叙灵岩曰:“岩峻尝有灵瑞。
”叙龙津曰:“士马更戍往来。古诗大全
”士林曰:“其地业儒多宦。
”叙寺则始于解脱,叙混成观则起于宋元。
《嘉靖仪真志》存三十二首,至雍正乙卯六合令苏作睿《志》尚存十六首,干隆癸卯廖抡升《志》,乃悉削去。
唐人着作,征文考献,何可弃也。
’今按:嘉定、成化修《六合县志》,今均无传。
传世者以《嘉靖志》为最早,所录二十首。
据修志者所云,则《嘉定志》所收亦不过此数。
《光绪志》当系自雍正《六合县志》转录,文字歧异较多,疑非源出于嘉靖《六合县志》,而系自嘉靖《仪真县志》录出。
唐六合县辖境,明代部分归仪真县,故其诗得兼收之。
今传《仪真县志》,似以《隆庆志》为最早,已有影印天一阁本行世,经检并无滂诗。
朱绪曾、贺廷寿皆清季人,皆云所存有三十二首之数,疑曾获见嘉靖《仪真县志》,俟续访之。
滂诗除已录出之二十一首外,仅知诗题者尚有《灵岩》、《龙津》、《昌市楼》、《混城观》等,已见前录。
)。